北約統一意志、制定對華政策與措施
2022年1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北約成員國之間對於同中國保持怎樣的關係存在巨大分歧。美國希望北約在美中體制衝突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他國家則強調俄羅斯構成的風險更直接,另一些國家認為恐怖主義以及網路攻擊才是要面對的重大議題。
去年北約峰會期間,德國主張的對華政策相對緩和,柏林認為,對北約而言,俄羅斯是最大、最現實的挑戰,而中國"在很多方面既是對手,同時也是夥伴"。法國總統馬克宏則異常明確地置疑"北約受到中國挑戰"這一說法的合理性,他說,北約有其自己的使命和架構,它是侷限於北大西洋區域的一個軍事機構,而中國則跟北大西洋毫不沾邊。他強調,跟中國的關係更是全方位的,遠遠超出軍事范疇。
基於這樣的背景,北約在去年峰會的聯合公報裡雖然提到中國,但事實上,它未能在政治管轄問題上達成一致,距離制定具體的方針與步驟更是相距遙遠。
北約對中國的態度轉變:機遇-挑戰-威脅
2019年,北約在《倫敦聲明》中第一次明確表達了中國構成安全政策方面的挑戰。該聲明寫道,"我們承認,中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以及它所實施的國際政策不僅是機遇,同時也構成我們聯盟應共同應對的挑戰"。
2021年3月,北約秘書長斯托滕貝格在年度報告中延續了這一"不僅而且"的模糊路線,他表示,要繼續同中國的對話,改善雙邊關係,並排除誤解,為探討有爭議的話題提供空間。但在同一個講話中,北約秘書長又說,不是北約離中國越來越近,而是中國越來越靠近北約,他指的是中國在北極、非洲以及歐洲的投資、網路攻擊等活動,給北約造成影響。
2021年6月14日,北約在布魯塞爾召開峰會並公佈了聯合公報。該文件雖然沒有將中國定義為北約的直接威脅,但卻明確表示:中國是破壞穩定的因素、對北約構成體制性挑戰、威脅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斯托滕貝格在聯合公報公佈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約成員國必須面對一個更為囂張的中國制定共同政策。他說,"中國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這個國家大規模使用現代化科技監控人民的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有這一切意味著,對北約而言,加強對華政策十分重要"。
位於柏林的智庫"科學與政治基金會"認為,北約這一對北京的新的表態和定義將匯總進今年6月出台的北約戰略方針。這將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指導性文件,在此框架下,各成員國將求同存異、達成共識,並制定和實施相應的具體措施。
(科學政治基金會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