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有時會適得其反
2007年12月13日「歐洲的政策和經濟對這一發展態勢並非沒有責任。長期以來,非洲只是歐洲開發援助人員和軍人的關注對象。外交政治家、甚至投資者都傲慢地迴避非洲。從中東到中亞、從俄羅斯到中國,歐洲在世界各地積極活動,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制定與這些國家共處的準則,但非洲一直被置於黑暗的角落中。
其它國家,尤其中國和印度,正在不露聲色地填補這一空缺。中國一年前就成功地組織了中非峰會,比歐洲早了一年。同時,中國把數十億資金投入非洲的石油、金礦和鈷礦資源,歐洲政治家們在裡斯本談判桌旁想方設法尋找與非洲交往的正確方式時,中國人毫不遲疑地在非洲創造新的現實。
例如在比利時的前殖民地剛果,中國人的談判結果是提供五十億美元貸款,其中二十億美元用於剛中兩國的礦山和石油合作開采項目。與此相比,歐洲沒有多少東西可以提供給非洲,更何況非洲的新夥伴中國並不看重人權和反腐敗等非洲內部問題。歐盟以自己的納稅人為代價為非洲減免債務,與此同時,非洲卻在中國人那裡背上了新的債務。」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歐非峰會上批評了辛巴威的人權狀況,每日鏡報發表署名評論文章指出:
「梅克爾面對的指責是,她態度鮮明地指出中國或辛巴威的法制缺點實際上不僅一無所獲,而且抵銷了為改善這一狀況悄悄進行的全部努力,並造成對方產生十分抵制的態度。
事實上,只有大聲提出批評和低聲交談交替使用才能給人權受到限制的地區帶來更多的基本權利。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就是這種做法在高級層次取得成功的實例。1973年和1975年,當時的東方集團想把美國從歐洲排擠出去,並確定歐洲的戰後邊界。後者成功了,但前者沒有實現。東方集團的共產黨在人權問題上做出了決定性的讓步,此後從捷克的『77憲章』到東德民權運動,所謂異議人士都以這一讓步作為抗爭的依據。
這段歷史教導我們,不能大聲批評的保證沒有任何價值,但批評的同時要加上明確表達的政治願望和靈活的外交策略,兩者缺一不可。然而長期來看,合作不能建立在依靠對方施捨人權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