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09年德國發展援助政策得失

2009年12月21日

德國2009年在發展援助領域投入的資金達58億歐元,超過往年。但這離很早以前承諾的目標還相去甚遠。德國許諾拿出國內生產總值的0,7%幫助貧困國家,而58億歐元的創紀錄援助金只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0,38%。正因如此,接受援助的國家格外關心德國是否會信守承諾,到2015年真拿出國內生產總值的0.7%用於援助。就算沒出現全球經濟危機這也是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在2009年德國的發展援助政策到底有何得失呢?

https://p.dw.com/p/L6R4
新發展援助部長尼貝爾(Dirk Niebel)圖片來源: AP

德國發展部在2009年10月底迎來了一張新面孔。由於社民黨大選失利,該黨女政治家維喬雷克-措伊爾在擔任發展部長11年後,不得不讓位給自民黨籍的尼貝爾。但尼貝爾一上任就面臨棘手問題,因為他所在的自民黨想把發展部取消,並入外交部。當然,由於強大執政夥伴、保守派聯盟黨的反對,自民黨的這項計劃不可能得到實施。而新上任的尼貝爾首先要做的是說服工作。他11月初所作的政府報告中有這樣令人回味的句子,「認真讀過聯合政府條約的人都會發現,新政府明確表示重視發展合作。」

此話遭到反對黨的嘲諷。不過尼貝爾應該感謝前任維喬雷克-措伊爾,因為她為保留發展部所作的發言取得了成效,「人們只有在國際機構或者政府內閣中擁有自己獨立的一席之地,才能談到長期目標或者願景。除此之外,人們只能屈從於短期利益。」

在很多發展專家看來,新部長上任之初就犯了一個冒失的錯誤。他通過一份街頭小報表示,打算停止向中國提供援助資金。現在尼貝爾已經改變了說法,他認為,法治國家對話"當然"需要繼續進行,但環境咨詢則是"一件可以買賣的商品,而中國也買得起 "。

尼貝爾強調,德國的發展合作是以價值觀為導向,例如在保障人權方面,不過與此同時發展合作也會考慮利益因素,「對於那些尚未採取足夠環保措施的國家,幫助他們抑制本國氣候變化,幫助他們適應已經改變的框架條件,這顯然符合德國的利益。幫助離我們較遠的國家,例如非洲國家,採取明智的政策,減少難民,絕對符合我們自身的利益。我也可以毫不諱言的說,德國發展合作的資金來自稅收,這項工作能讓德國經濟獲得額外利益,這絕不是什麼錯誤。」

尼貝爾許諾,在他領導下,德國發展政策仍會具有延續性。不過他也會制定自己的方針。尼貝爾表示,發展部的全稱是經濟合作與發展,其目的是提高受援國自身的能力,「因此我們特別關注兒童的學校教育,同時也關注年輕人的職業培訓,以便讓他們能通過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就這一點而言,聯邦政府不僅在德國而且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政府,我們希望讓他人獲得主宰自己生活的機會。這是我們發展合作工作的基礎。」

很多人對新部長的發展政策走向提出了批評。他們宣稱,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工業國家的處境會更加艱難。因此,前任發展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在2009年初的政府報告中就已經告誡人們,警惕經濟危機帶來的後果,並呼籲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援助。這是維喬雷克-措伊爾11年發展部長生涯中的最後一次政府報告,「目前的嚴重危險在於,經濟危機可能在例如非洲這樣的大洲釀成人道主義災難,導致成千上萬人挨餓、成千讓萬人死亡。因此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因此我們有義務,不能放鬆這一領域。」

在維喬雷克-措伊爾負責期間,德國發展合作的重點是阿富汗。尼貝爾延續了這一政策。他11月底宣佈,將重建民用設施的資金從5200萬歐元提高到1億4200萬歐元。重點用於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特別是為喀布爾以及北部民眾提供電和飲用水,通過促進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發放小額貸款恢復經濟,這些都是發展項目的內容。」

尼貝爾也明確支持德國向阿富汗派兵。援助組織早就在抱怨,工作人員處於塔利班反叛者射程之內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原因是軍事和民事行動沒有明確分開。對於這種批評,尼貝爾則反駁說:「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的部隊駐扎當地,確保當地安全局勢穩定,那總是好事,當我們的民事人員與軍事人員協調合作,才會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整體而言,援助組織對德國發展政策的方向持懷疑態度。"世界飢饉組織"以及"人的土地"兒童救援組織發表了名為"發展援助真相"的年度報告,指責有關部門在幫助貧困人口適應氣候變化方面過於拖拉,力度不夠。僅南部國家每年就需要1000億歐元。

"人的土地"兒童救援組織負責人達努塔‧薩赫爾擔心,發展部即便在形式上獨立,但實質上仍然是其他部門的延伸。她在談到對尼貝爾的期望時表示:「我們期望發展部不要成為外交部的分支機構。發展部的標準、目標需要有別於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首要利益是促進對外貿易。」

能否收到效果也是德國發展政策面臨的一個長遠問題。不必要的結構重複經常被提到。執行機構數量過多,將技術合作與金融合作分開毫無意義。這些都是前任發展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自己提出的批評,但她卻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儘管她親自找專家進行了評估。5月份,漢堡世界經濟研究所以及薩爾布呂肯鑑定中心對如何更好評估發展援助政策提出了建議。研究負責人萊納德‧施托克曼認為可以學習其他國家的做法,「例如瑞典有一個獨立機構負責考核瑞典援助合作工作的效果。英國有一個顧問委員會負責向政府提供意見,例如需要對哪些方式、哪些規劃,哪些項目進行評估。」

10月底上任的發展部長尼伯準備通過透明化以及考核的方式讓德國發展政策得到認可並收到實效。為了自身利益,發展合作最後還要與民主建設以及良好的政府管理掛鉤。就阿富汗而言,未來需要繼續加強援助毋庸置疑。在反腐敗組織國際透明組織的最新報告中阿富汗排名倒數第二,「為了保障發展合作有效進行,我們試圖通過德國發展銀行將基金直接發給受委託的企業。然後追蹤資金的真實用途。就阿富汗的情況而言,讓這個國家脫離國際透明組織排行榜倒數第二的位置,需要一個過程。這是我們的明確目標,是新聯邦政府的政治意願。我認為,喀布爾的新政府對此也非常清楚。」

新發展部長尼伯以及梅克爾領導的聯邦政府能否說到做將在2010年見分曉。這不僅是針對阿富汗而言。德國原本計劃明年拿出國內生產總值的0,51%用於發展合作。這一目標無論如何無法實現。

作者:Marcel Fürstenau/文雨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