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之星在非洲落下

2011年10月10日

中國在非洲採取"不干涉內政"的所謂中立政策,迅速擴展經濟合作,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這個政策的風險現在顯露出來,隨著政權的更替,中國與舊的掌權者的過分友好關係可能導致它失去生意。

https://p.dw.com/p/12onW
Presseschau China in den deutschen Medien 3. DW-Grafik: Per Sander 2010_06_18_presseschau_chinesisch.psd

《每日鏡報》(10月7日)寫道:"最近10年,沒有任何發展像大量的中國人到來那樣如此強烈地影響了非洲。在這塊大陸的許多國家,無法想像市容中不再有中國的公司和商人。從2001年起,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額增加了10倍,達到700億歐元,這個國家從而成為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甚至超過美國和歐洲,所以後者正為其原材料供應而憂心忡忡。

"然而,中國在這個擴張過程中遭受了一次嚴重的挫折。它在非洲的不干涉政策的風險第一次顯露出來,這些風險在於,中國常常給予那些公然蔑視人權的非洲政權數十億貸款,作為獲得原材料的回報。"

該報接著寫道:"中國政府以這種臆想的中立,想要防止自己的公司在非洲的項目陷入與當地政治的矛盾。至於這種做法本身的內在問題,中國正在利比亞經歷。今年初還有4萬中國人在那裡工作,自從被北京支持到最後的卡扎菲政權和現在起主導作用的反叛力量之間的鬥爭爆發以來,其數字已經萎縮到幾千人。對中國來說,越來越迫切的問題是,在政權更替之後(在其它國家也有這個可能),它是否會被指控與舊的統治者關係過於友好,從而得面臨失去生意。

"這種討論由於贊比亞最近的大選獲得新的炸藥。前工會領袖薩塔(Michael Sata)、非洲聲音最大的中國批評者之一,出人意料地明顯獲勝。這位74歲的人取代了經濟自由主義的元首班達(Rupiah Banda),班達的政黨'多黨民主運動'(MMD)討好中國多年。 自世紀之交以來,中國和這個非洲南部的產銅國之間的貿易額從1億美元躍升到30億美元。在這個過程中,贊比亞與安哥拉、剛果和蘇丹一道成為中國人在黑非洲的重點國家。"

薩塔不再給中國優待

該報認為,"被觀察家一致描繪為'反復無常'的薩塔,其明顯的勝利讓中國大為不安。這位民粹主義者樂於表現為'窮人的律師',在過去一再威脅要將中國人趕出去,因為中國人蔑視贊比亞勞動法,並且從中國僱用勞動力而不是就地採用。最近幾年,事實上在該國北方的銅礦一再發生反對中國經營的騷亂,一方面是由於薪水低,另一方面由於安全水準低以及工人待遇差。

"薩塔在競選中多次譴責政府將贊比亞出賣給中國,宣佈要予以無情的鬥爭。儘管這位民粹主義者最後明顯地緩和了語氣,他在政府的第一份聲明中還是堅持中國不得繼續指望獲得優待。……"

《時代周報》(10月7日)在有關剛果大選的報導中認為:"中國在外交政策上以不干涉其它國家內政的原則為依據,事實上北京的建築工程師們在有力地干涉剛果的內政:他們或許是想在11月28日爭取連任的卡比拉(Joseph Kabila)總統最有效的助選者。"

摘編:林泉

責編: 樂然

 (以上內容摘自或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