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20年回顧
2019年5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當地時間1999年5月7日,北約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轟炸已經進行了1個半月。因中俄兩國的強烈反對,北約這次轟炸行動並未獲得聯合國授權。但在對南聯盟米洛舍維奇政權的最後通牒當年3月23日到期後,以克林頓的美國政府為首的北約即於次日開始對南聯盟實施空中攻擊。北約要求處於塞阿兩族內戰中的南聯盟同意科索沃繼續自治三年,公投決定未來政治走向,並要求塞軍與武警全部撤離科索沃,讓北約維和部隊進駐。而塞爾維亞則拒絕了北約駐軍等要求。
北約發起的空襲行動首先針對南聯盟戰略軍事目標,繼而瞄準政府部門、發電廠、國家廣播公司等等。但人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個象徵主權、被視為戰爭中最安全之地的外國使館--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會遭到北約重型隱形轟炸機發射的五枚精確制導炸彈轟炸。
1999年5月7日晚上11點45分(北京時間5月8日5點45分),5枚導彈先後落到大使館東南角外交官宿舍、使館中央、使館西北角、使館地下室以及大使所住的官邸。當時住在使館內的一名新華社記者和光明日報一對年輕的記者夫婦不幸身亡,另有數十人受傷,大使館建築嚴重損毀。
誤炸還是陰謀?
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強烈譴責北約這一行徑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侵犯,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肆意踐踏。而北約則稱,是北約軍機炸錯了建築物。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恩在中國使館被炸兩天後解釋說,"我們的飛機攻擊了錯誤的目標,因為轟炸指令依據的是一張過時的地圖。"美方稱,北約軍機本想轟炸南聯盟軍需供應採購局總部,卻誤炸了幾百米開外的中國大使館。
不過,美方有關誤炸的解釋並沒有令中國人感到信服。由於消息部分受到封鎖,許多示威者也對這一解釋並不知情,而相信炸館是蓄意行為。轟炸事件發生後的次日,成千上萬名憤怒的中國示威者就聚集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外抗議。第二天,示威人數進一步擴大,甚至有報導稱有十萬人參加。在使館區,示威者向美國和英國大使館投擲石塊、地磚,潑油漆、扔雞蛋。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被困樓內數日,使館車輛、建築物玻璃有所損壞,但未造成人員受傷。抗議並非僅限於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出現了反美示威抗議活動,官方組織學生上街示威的情況也愈發突出。
不過,事態並沒有失控。5月9日,當時的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發表電視講話,嚴厲譴責北約轟炸中國大使館的行為,同時呼籲抗議民眾保持克制。5月12日,接載死傷者專機返回北京當天,中國各地政府機關下半旗致哀。5月13日,克林頓在白宮接見中國外長李肇星時應其要求在弔唁簿上寫下道歉的話,內容為"深切悼念死者,並向死者家人以及中國人民表示慰問。"6月10日北約暫停對南聯盟轟炸後,美國副國務卿皮克林6月中旬就該事件向中國表示道歉並承諾賠償。隨著中美關係的逐步恢復,北約後來對炸館事件中的死難者以及中方被損壞的館舍進行了賠償,中方也對被抗議人群損毀的美國館舍做出了賠償。有分析認為,台灣總統李登輝當年7月拋出兩國論,美方拒絕其論述並重申支持一中,也對中美兩國關係緩和起到積極作用。
該事件雖然沒有引起中美劍拔弩張,但有關炸館原因的各種猜測和陰謀論卻久久不散。一種看法是北約對中國之前反對轟炸南聯盟實施報復。英國《觀察家報》和丹麥《政治家報》1999年10月發表文章說,北約轟炸中國大使館可能是蓄意為之,因為南聯盟將此處設為雷達訊號接收站和無線電監聽站,因此被從禁炸的目標清單中移除。美國時任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英國外交大臣庫克對此表示否認,稱之為"胡言亂語"。儌倖逃生的中國駐南聯盟大使潘佔林也否認中國大使館曾被用做南聯盟軍方的"轉播中心"。
另一種猜測是南聯盟曾應中國的要求將擊落的美軍F-117A隱形戰鬥機殘片交給中國研究,北約轟炸就是要摧毀大使館中藏著的這些殘骸。但炸彈並沒能將其摧毀,這些殘片後來運到中國,對中國隱形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種說法,也遭到潘佔林的否認。
從屈辱到圖強?
炸館事件5年後,5顆炸彈中未爆炸的一顆終於被清除。2009年,貝爾德萊德政府在中國大使館舊址前豎立紀念碑,緬懷在那起轟炸中身亡的3位中國記者。2016年,習近平訪問貝爾格萊德的第一站就是前往大使館舊址,憑吊被稱為烈士的三位同胞。2017年,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在使館舊址開工,據悉將打造成歐洲最大的中國文化中心。如今,到貝爾格萊德游覽的中國遊客仍然會到被炸使館舊址來看紀念碑。
使館被炸20周年紀念日之際,中國官媒又再從"屈辱無法忘記","落後了就要挨打"的角度試圖激勵民族自強精神。人民日報微信公號發表文章,標題為"讓人熱淚盈眶!當年被炸的中國使館前,先在擺滿了鮮花"。文章說,"屈辱永遠無法忘記","20年過去了,塞爾維亞已不是原來的塞爾維亞,中國也已不是原來的中國。20年前,是整個民族的悲憤、吶喊,並刺激了這個國家臥薪嘗膽、奮發圖強。20年後,中國肯定仍有各種考驗和挑戰,但肯定更加自信從容。"《環球時報》引用炸館事件後常駐貝爾格萊德記者宋文富寫道:"他認為炸館事件極大地喚醒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堅決掌握核心技術、發展國防工業的信心和決心。20年來,'落後就要挨打'這一事實深深銘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裡。"文章還引用一位中國的美國問題專家寫道,"中美關係不會永遠是那種在歌舞昇平中發展的關係","從中國外交上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中國是一個大國,不是一個沖動的國家,我們沒有把炸館事件的影響擴大化,沒有把它上升到一個全面的外交衝突,而是埋頭建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