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和北非變革的最終結果難預言
2011年9月15日
柬埔寨,索馬利亞,盧安達,海地和阿富汗。一般來說,對這些國家的入侵是從軍事開始。隨後在這些充滿危機的國家採取一些政治措施,如幫助他們建設警察隊伍或者建立選舉機制等。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受援國的民主發展。這種所謂的"國家建設 "即國家體制輸出表現在有許多方面:"其中包括建立強權統治,保障國家財政,當然也包括一定的領土完整,也就是保障國家的地域。"漢堡聯邦國防軍大學的政治學家弗洛裡安暱舛鰨Florian Kühn),從不掩飾他對"國家建設"的批評態度。他稱這種由外人倡議,人為的國家建設為 "波將金村",如果西方撤離這些危機地區,這個村子就將坍塌。庫恩尤其以阿富汗為例闡述了所存在的問題。德國科學政治基金會的分析報告也做出了類似的結論:在阿富汗,國家的運作是根據"嘗試和失誤"的原則進行的。這個試驗與對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形成鮮明的對比,該基金會負責人佩爾特斯(Volker Perthes)說:"埃及,突尼斯,沙烏地阿拉伯和敘利亞,甚至利比亞的情況都一樣。人們會認為,既然政權執政了42年,就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體制,這種情況下,只有從內部才能發生變化。如果有人希望從內部進行變革,那麼,我們要給予幫助。"
在利比亞,北約最終不得不動用武力來幫助該國的內部變革,敘利亞的解放行動仍在繼續。但是即使敘利亞人民成功推翻阿薩德,"國家建設"也不是穩定敘利亞局勢的合適方式,庫恩說:"這是一個政府的問題,如果要推翻這個政權,並對政府各機構進行徹底的人事變動,但是國家並沒有消失。利比亞的情況就有所不同,由於該國裙帶關係嚴重,因此有可能存在這樣一種情況,既那些沒有被卡扎菲家人及其派別的人把持的機構實際上等於不是一個真正的機構。"
庫恩不希望人們認為這是在呼籲在利比亞進行"國家建設"。他認為,如果沒有解釋清楚干預的目的,說明干預的時間和有效性,在危機地區建設政治機構是值得懷疑的:"這是"國家建設"問題的一部分,由於這是西方國家理想的形象,所以一再被延長。但它的實際運作並非理想,沒有一個國家按這個模式能夠成功運作。由於從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並持久的繼續下去,因此"國家建設"總令人感到失望。
作者:Ute Hempelmann 編譯:李京慧
責編: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