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Kongo Bürgerkrieg

Alexander Goebel2008年11月3日

儘管聯合國維和部隊於上周三在剛果東部地區與該國反叛民兵武裝發生激烈槍戰,但依舊無法阻止反叛武裝的強烈攻勢。聯合國此前對民主剛果發生新的激戰提出警告。國際社會應對此作何反應?

https://p.dw.com/p/Fkm5
逃亡中的剛果婦女圖片來源: AP

今年一月底,剛果政府軍與圖西族將軍洛朗-恩孔達領導的反叛武裝在戈馬城簽署了和平協議。當時,批評家們既已擔心,基伍地區的停火狀態只是短暫的片刻,和平協議上的墨跡一干,新一輪戰火便會重燃。周四,剛果東部省府戈馬便成為和平努力陷於失敗,主戰派獲勝的象徵。

國際社會再度大聲疾呼,就如同受到意外驚嚇,事實也的確如此,諸多媒體也不例外。現在,全世界都膽戰心驚地聚焦危機源的心臟地區,感到震驚和不解:事態的發展何以會糟糕到如此地步?這樣的提問本身就未免過於虛偽。因為,剛果的戰亂並非始於今日,今年一月交戰雙方簽署和平協議絕非戰事的結束:最遲自8月以來,由恩孔達領導的反叛武裝與剛果政府軍和聯合國藍盔部隊就再度展開激戰。

也許現在就斷言解決剛果衝突已毫無希望,還稍嫌為時過早。但自剛果反叛武裝佔據的地盤不斷擴大,戈馬也被攻克以來,局勢變得更為複雜確實不爭的事實。聯合國安理會對剛果東部暴力行徑予以譴責為時過晚,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要求歐盟出兵干剛果也已行動遲緩,歐盟發展事務專員米歇爾以及美國負責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延達伊-弗雷澤匆忙趕往金沙薩也遲了一步,外交滅火器已無法結束戰亂,撲滅已燃起的燎原大火。前車之鑑是1997年至2003年的歷史一幕,當時,剛果演變為所謂非洲大戰的戰場,8個國家參與其中。

除了被動應變和誇誇其談之外,數年來,國際社會無一建樹。面對剛果之戰,德國聯邦政府此前發出呼籲,要求向剛果派遣更多的聯合國維和士兵,但是這樣的要求只會給人留下錯誤的印象。 聯合國派駐剛果的藍盔部隊人數目前已高達17000,是聯合國派駐國外的最大維和使團。然而,現在據聯合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特派團負責人多斯所說,維和部隊已力不從心。到目前為止,聯合國在剛果的維和計劃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因為它不僅牽涉到更多兵員,也需制定更為有效的政策。人們必須認識到,剛果戰亂不僅在數百個條軍事戰線展開,也牽扯到錯綜複雜的經濟利益。參與戰爭的 所有各方都須參與和平談判。遲疑一天,難民潮就會更加洶湧,災難也會更大,實現和平的希望會更加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