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印尼的民主化道路需要外界支持

Sybille Golte2005年8月17日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亞洲和非洲許多國家都擺脫了西方的殖民統治。60年前的今天(8月17日),印度尼西亞脫離荷蘭的統治宣告獨立,從此走上了自主尋求獨立和民主的道路。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以下是本台記者在回顧這段歷史後寫下的評論。

https://p.dw.com/p/73gi
雅加達的標誌圖片來源: AP

建立在民族多樣性基礎上的國家統一,宗教寬容,共同富裕,這些都是印尼國家的創建者-蘇加諾60年前建國哲學的核心價值。但國家的統一至今仍是個尚未實現的目標,尤其在這個千島之國外圍的島嶼上,還在發生不同民族和宗教間的衝突。

本周在芬蘭赫爾辛基簽署的亞齊和平協議,對解決此類危機能夠起到一個表帥作用。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蘇加諾60年前為國民立下的目標就有可能成為現實。

對於這個多民族國家來說,靠共同的殖民歷史來維系統一不是一個可靠的方法。多民族和宗教和睦相處的建國理想在過去幾十年裡並沒有被賦予生命的活力。在蘇哈托執政的30多年的時間裡,印尼實際上一直處於軍人政權統治之下,直到90年代末。這讓人想起這一時期許多發展中國家走過的道路。在東西方對抗的年代,僅僅憑借親西方的立場,蘇哈托成為眾多西方國家的盟友。

Achmed Sukarno, erster indonesische Präsident
印尼開國元勳蘇加諾圖片來源: dpa

在蘇哈托的統治下,印尼成為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為了緩解爪窪島的人口壓力,政府推行向外圍島嶼移民的政策,為今天許多地方的民族衝突埋下了禍根。在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下,政府不力的經濟政策和任人唯親的裙帶作風加速了經濟的下坡。

蘇哈托的繼任面臨嚴峻的任務。官僚機構效率低下,司法腐敗,貧困再加上民族矛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90年代末印尼開始了民主化進程。今天,從人口上看,印尼成為世界第三大民主國家,這並不是多年來支持蘇哈托的西方夥伴的功勞,而更體現了印尼民眾在民主的道路上逐漸成熟。他們比某些政治家更早認識到了民主體制的價值。就在國家機構的改革仍然步履緩慢之時,民眾已在去年的全國性大選中,經歷了民主的洗禮。

就在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對話被籠罩在戰爭和恐怖陰影下之時,印尼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卻回歸到民主國家的行列中來。這一進程急需得到支持,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許多國際投資者為了追逐利益,而使印尼的廣大下層民眾更深地陷入貧困。印尼國內的大多數民族矛盾都有著經濟的根源。在亞齊,衝突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自然資源的分配。如果亞齊和平進程能成功繼續,並被推廣到其他地區,印尼將有機會實現其1945年獨立時宣揚的目標,即讓各個民族和睦生活在一個富足的社會中。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