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性水壩」是烏托邦?
2012年3月23日"河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源泉,不是用來建堤壩的!"在法國馬賽的聖‧查理火車站(St. Charles),示威者高呼口號,從高高的樓梯上滾落,然後在他們自制的一面象徵水壩的"牆"前面停下來,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好像死了一樣。這些環保主義者認為,大型的水電站工程並不是能夠造福人類促進發展的綠色能源工程。恰恰相反,他們指責大型水利工程常常以大面積砍伐森林為代價,而且攔截大壩和水庫也會對河流的正常流量造成影響,進而導致魚類和其它水生物死亡。在很多情況下,水壩附近的居民被迫離開家園,農民失去自己辛苦經營的耕地,環保組織估計,這樣被從故土驅逐的居民人數在全球高達8000萬。
儘管已經有不少新的倡議出現,希望將水壩工程構建得更具可持續性,但環保人士的批評仍然激烈。比如所謂的"水電可持續性評估規範"(Hydropower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Protocol),該規範是由非政府組織、各國政府、發展銀行和企業界共同起草完成,並於2011年表決通過的。這是一個複雜的水利工程評估程序,要綜合考慮20多個對於可持續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的領域,從水質、公共健康安全到氣候變化和人權都囊括在內。
標準鬆散,難以促成改進?
法國環保組織"地球之友"(Ami des Terres)的代表蒙那貝(Rancon Monabay)認為人們通過這部規範只不過是想要給水壩工程戴上一頂生態的帽子而已。他認為,這頂帽子根本是站不住腳的,第一,這部規範的評估標準過於鬆散;第二,相關企業等於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自己給自己評分;第三,企業在各個指標方面甚至都不需要達到中間值。"這種事情做了總比沒有強,但是面對巨大的問題,這一切都不足以帶來改變。"蒙那貝說。
泰勒(Richard M. Taylor)是國際水電協會(IHA)的負責人,他的觀點自然與環保組織截然不同。雖然他也承認,像《水電可持續性評估規範》這樣的評估方法存在自身的弱點,但這也是難以避免的。他表示,自己也難以想像會有一個水電項目在評估中得到最高分:"關鍵在於,對那些得分較差的項目進行考察,看看怎麼才能改進。得滿分不是目的,那只能是烏托邦。"
正視現實
然而,拋開烏托邦不談,現實的確存在許多需要改進之處。環保人士指出,比如土耳其2008年動工的伊利索大壩,就是全世界大約5萬座大壩中最受爭議的工程之一。雖然德國、瑞士和許多歐洲銀行和企業都出於抗議而收回了對該項目的支持,然而在短暫停工之後,土耳其方面仍然一意孤行,繼續工程建設,不顧當地百姓的反對。據總部位於奧地利的"停止伊利索"運動組織(Stop Ilisu)表示,該工程使得底格裡斯河長達400公里的一段水域及其支流遭到破壞,200多座考古發掘現場被毀,其中包括著名的哈桑科夫古城(Hasankeyf)。此外還有100種魚類瀕臨滅絕,數萬人被迫背井離鄉,居民區和寶貴耕地被淹。
該運動組織的代表埃謝爾曼(Ulrich Eichelmann)認為,要阻止這樣的工程運行,不需要新的可持續性評估規範,而是首先提出一個問題:這樣的水壩是否有必要存在,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當地民眾必須要被納入決策的過程中去。
中國:備受爭議的"水壩專家"
與之相似,中國的三峽水利工程也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爭議。而除了在國內興建水利工程之外,中國在世界上也樂於以水壩建設專家的身份自居。2010年,中國就成為非洲最大的水壩修建商。不管是衣索比亞、加納、剛果,還是蘇丹或者贊比亞,到處都有中國參與建設的巨型堤壩工程。
去年,緬甸總統吳登盛下令叫停了由中國參與的密松水庫工程,理由是"有違民眾意願"。緬甸政府的這一決定引起中方強烈不滿。當時,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稱,"總統吳登盛出人意料地停止建造水電站,顯然是一份長達900頁的關於伊洛瓦底江大壩的秘密報告起了決定性作用,這份報告9月初被有目的地洩密而讓公眾知曉。"
非洲的環境意識在覺醒
多哥一家環保組織"年輕志願者保護環境"(Young Volunteers for the Environment)的負責人阿魯卡(Sena Alouka)認為,即使在非洲,人們也不再把水電當作十全十美的綠色能源,因為:"到目前為止修建的水壩,並沒有對經濟發展帶來多大的貢獻。比如剛果擁有全非洲最大的水壩,然而那裡用不上電、生活在黑暗中的居民卻是最多的。"
阿魯卡指出,假如這些破壞環境的水電站甚至都不能給當地居民帶來好處的話,那麼就是時候考慮能源多樣化了。事實上,太陽能和風能在非洲大陸也具有很大潛力,卻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作者:Monika Hoegen 編譯:雨涵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