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與德國:兩相看重
2013年1月2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很少發出過如此爽朗的笑聲,今後在其他公共場合也將很難見到這位外長如此開心。韋斯特韋勒外長在開羅的解放廣場拜訪示威者已經過去近兩年的時間。當時,示威者高聲呼喊"德國萬歲! 埃及萬歲!"德國外長承諾,德國將對處於革命中的埃及提供援助。這不僅對韋斯特韋勒是一種令人振奮的經歷,而且,這個位於尼羅河畔的國家也使得德國的外交政策從阿拉伯之春引起的戰栗中蘇醒過來。
自此以後,柏林與推翻了獨裁者穆巴拉克的埃及關係日益密切。德國外長已經4次訪問埃及。最近在歡迎前來柏林訪問的埃及外長穆罕默德‧卡邁勒‧阿姆魯時,韋斯特韋勒就稱埃及外長是 "德國的一個好朋友","這是一次朋友對朋友的訪問!"
重要的戰略和經濟意義
韋斯特韋勒對埃及的關注有其充分的理由。他說, "對於我們來說,埃及是該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國家。""只有埃及成功地進行了變革,該地區的變革才能成功。"韋斯特韋勒的觀點不無道理。埃及畢竟是人口最多的阿拉伯國家,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軍事方面,在該地區都舉足輕重,而且對阿拉伯世界有著相當大的文化和政治影響力。
因此,擴大德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很重要,而且顯然也是值得的。所有德國的大公司在埃及都設有分公司。從德國的角度來看,埃及是繼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沙烏地阿拉伯之後德國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與德國的貿易額高達17億歐元,幾乎不少於所謂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總的來說,德國是對埃及出口的第三大供應商,僅稍稍落後於美國和中國。
成為德國發展援助的重點國家,這讓埃及感到高興。據柏林外交部公佈的消息,在過去的50年裡,德國對埃及承諾了55億歐元的援助。自2011年年底以來,柏林又額外提供1.12億歐元,用於促進可再生能源。埃及爆發革命之後,雙方就減免債務2.4億歐元達成協議,目的是為了促進埃及的民主變革。
彼此之間的好感
埃及人顯然對德國報以更多的期望。埃及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最近就對《法蘭克福匯報》說:"我希望德國在埃及和中東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他還預言,"我們正朝著加強與德國關係的方向發展。"對德國報以積極態度的並非總統一人。神學學者拉加布(Abd el-Halim Ragab )就認為,幾乎所有埃及人都對德國持非常積極的看法。拉加布自1995年起生活在德國並任教於德國的班貝格大學。他認為德埃兩國關係由於沒有歷史負擔,所以能夠順利發展。而英國和美國則不同。原因是這兩個國家對該地區進行過干預。
拉加布還表示,埃及人將能夠感覺到德國人對埃及文化的極大興趣。他說:"對埃及文化的好奇心確實不容忽視。對解放廣場示威活動或科普特基督徒狀況的詳細報導就說明了這一點。此外,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埃及保存完好的法老和伊斯蘭文化也每年吸引著超過一百萬的遊客光臨。即便不來遙遠的埃及,他們也會就近領略埃及的古老文化。藏有納芙蒂蒂半身像的柏林新博物館,就是德國參觀者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作者:Heiner Kiesel 編譯:李京慧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