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川普改變了中國

2019年12月13日

3年來,中國的國內政治和政策深深地打上了川普烙印,但從長遠看,川普对中國的改變可能會延續中共統治的壽命,並對美國構成長久的競爭關係。

https://p.dw.com/p/3Ujna
Japan Osaka | G20 Gipfel | Donald Trump und Xi Jinping
資料圖片:今年6月川普和習近平在日本G20峰會上圖片來源: Reuters/K. Lamarqu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中貿易談判據說接近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川普已經確認了訊息。對這位行事難以捉摸的美國總統,中國的感受可謂五味雜陳。川普执政近3年,中國所受"川普效應"其實不亞於美國,即將過去的2019年,中國的國內政治和政策就深深地打上了川普烙印。

這似乎有些奇怪,但其實並不奇怪。儘管中美在政治制度上南轅北轍,價值觀對立,然而在經濟和科技等領域,過去40年的發展導致兩國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個共生體。因此,川普对中國的改變,首先和主要的,體現在經濟方面,尤其對中國的經濟開放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改變之一:推動中國經濟開放

自胡錦濤時期起,中國經濟改革的動力就逐漸衰竭,經濟開放因為有加入WTO的承諾,不得不有限度推進。習近平上台後,雖然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全面改革規劃,但他更鐘情的是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改革幾乎完全停頓,開放也嚴格限定在製造行業,並且是有條件的,至於服務領域特別是金融行業,則是嚴禁向外資全面開放的,外資進入保險、證券和銀行業,合資可以,但要控股絕對不行,更別提獨資了。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政府認為,金融領域最敏感,關係共產黨的統治,不能放開讓外國資本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的金融行業基本是國有企業的天下,而國企的治理效率又是低下的,如果放開,很可能被西方的金融巨頭打敗。

2019年,中國經濟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近10年來罕見,除了在某些製造業如汽車行業,允許外商控股或獨資,銀行、證券和保險領域也大幅度放開,原來對外資的准入限制大部分被取消,金融開放成為2019年中國經濟開放的最顯著標誌。出現這種局面,完全得益於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特別是川普总統的極限施壓。它使中國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習近平不得不用更大的開放來吸收外資,同時也用來滿足川普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要求。基於習近平的政治保守性,貿易戰前中國社會對中國政府推進經濟改革和開放是不抱太大希望的,那時人們擔憂的是中國是否會再次以自力更生名義閉關鎖國。川普对中國開打貿易戰後,儘管人們對改革依然喪失信心,但習近平總算在壓力下沒有關上開放之門。這個功勞是要算在川普身上的,他是中國經濟開放的最大"功臣"。

改變之二:強化習近平的權力

川普对中國內政的改變,還表現在強化了習近平的個人極權統治上。關於這一點,爭議會較大。在去年5月兩國正式就關稅問題硬碰硬後,一直到今年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前,外界認為習近平不聽黨內主流意見勸阻,沒有順從美國提出的條件,一意孤行和美硬扛,導致川普不斷提高關稅稅率和擴大關稅規模,嚴重損害了中國經濟。習對此是要負主要責任的,也讓自己在黨內處於四面受敵狀態,其權力和權威大大下降。這種看法在貿易戰爆發初期可能有些接近事實,但隨著美國借貿易戰打壓中國的態勢日益明顯,特別是華為孟晚舟事件的爆發,黨內認識到,貿易戰並非僅是貿易平衡問題,美國發起貿易戰背後的意圖就是要遏制中國的發展,所以無論中國在貿易談判中做什麼退讓,美國都會變本加厲,提出更多和更高要價。黨內形成這一共識後,習近平的權威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因為他可以借黨內紀律來約束高層在應對貿易戰問題上的不同意見,強調此時黨必須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才能在貿易戰中打敗美國。表明習權力強化的一個轉折點是5月初習推翻了兩國敲定的貿易文本。四中全會更是將習的一套治國策略包裝成國家治理現代化,成為中國未來至少十幾年的統治藍本。

改變之三:加強中共是國家利益維護者的形象

與此相關,川普对中國的第三方面改變是造成了中國民眾的分裂,但中共的統治基礎並未削弱,反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中國社會內部在最近10多年被撕裂分化,黨內與黨外,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左派與右派,改革者與反改革者,互掐厲害,川普的出現加劇了這種狀況。川普刚上台時,中國民眾對他的期待非常大,以為他能壓一壓中共和習近平的氣焰。故民眾普遍支持他和中國打貿易戰,尤其在自由派裡,形成了一批"川普粉",不管川普做什麼,只要有利於削弱中共統治,都無條件支持,即使黨內改革派,也不反對川普的貿易戰,因為有利於習近平重回鄧小平的改革路線。但隨著民眾看清川普和中國的貿易戰只是為美國和他自己的利益,不關心中國人權,要把中國和中共一塊壓制,他們對川普和美國的失望情緒也就越大,雖然還有一部分自由派支持川普,然而,在黨內和大眾,包括科技界,民族主義再次強化,特別是美國支持香港暴力抗議,讓中共可以把自己塑造成國家利益的維護者。

總體看,川普发起的貿易戰以及美國在台灣和南海的行動在短期裡為中國製造了外部困難,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對中國有很大殺傷力,但由於習近平抓住這一機會強化了自身統治及不失時機將中國的對外開放提到一個更高水準,並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激發起了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所以從長遠看,只要中共度過了目前難關,川普对中國的改變可能反而會延續中共統治的壽命,並對美國構成長久的競爭關係。

 

本文作者是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eng Yuwen
鄧聿文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