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尼羅河鱸魚日漸稀少

2006年1月28日

北半球的人談到漁業危機時,指得是海洋漁業。而非洲許多淡水湖目前也出現了嚴重的漁業危機。非洲最大的維多利亞淡水湖的現狀就十分嚴峻。這個淡水湖維系著幾百萬人的生存。湖裡的鱸魚還是周邊三國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

https://p.dw.com/p/7rs1
但願年年有「魚」圖片來源: AP

湖浪輕輕沖刷著塔卡維利的沙灘。在這座維多利亞湖中心的小島上生活著許多漁民。他們鮮豔的民族服裝及傳統的舞蹈聞名遐爾。但這種田園風光只是表面現象而已。塔卡維利島上的漁民非常貧窮,並且很多人染上了愛滋病。島上有幾百名艾滋孤兒,他們的未來十分渺茫。因為湖中漁民賴以生存的魚越來越少。

「魚是我們唯一的收入來源」,漁村村長德維勒解釋說。但漁民能夠捕到的魚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小。住在陸地上的漁民也有同樣的感覺:「我們捕到的魚個頭越來越小,而且一年比一年少,這的確不是什麼好事兒。我們東加村所有漁民每天捕的魚總共不過300公斤而已。」

這個數量不能滿足魚販子的需求。魚販子也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在市場的一塊空場子上,一群婦女正在太陽底下風干小的尼羅河鱸魚。長成的尼羅河鱸魚可達150公斤重,但漁民常常在它們還很小的時候就把它們捕撈上來了。一萬三千多條漁船,五萬多名漁民不分晝夜地在維多利亞湖上打魚。奧天諾也是其中之一:「我每天晚上都出去打魚。」

他打的是維多利亞沙丁魚。他的漁網網眼很細,甚至把魚子都撈了上來。他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損害自己的未來?「我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我沒有別的選擇。」

這位24歲的漁民這樣回答道。他希望維多利亞湖有取之不盡的漁業資源。而附近的魚類加工廠卻不得不減少開工的時間。加工廠廠長吉拉尼希望,肯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等國的政府能夠對漁民捕魚有更好的控制:「沒有人認為自己應該對此負責。」

她的加工廠每天可以加工出口尼羅河鱸魚15噸。但她現在每周只有兩天能夠得到鱸魚,還只有5噸:「我們缺少需要加工的鱸魚。增加捕魚量將是個巨大的挑戰。」

尼羅河鱸魚是肯亞外匯收入的巨大來源。維多利亞湖之友俱樂部成員安甘加認為,過度捕撈僅是非洲淡水湖眾多問題中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湖水的污染及河流的乾枯。」

城市及工廠不斷將污水排入湖內。樹木的過度砍伐造成河流乾枯,引起湖水水位急劇下降。而湖周圍原先濕潤的地區現在也變得越來越乾旱。由於種植甘蔗,水稻及棉花已經無利可圖,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遷往湖區。只有湖裡的魚還能維持他們的生存。安甘加指出:「人們給維多利亞湖造成的壓力太大了。」

是的。目前在歐洲市場上還能夠買到尼羅河鱸魚。這種魚在亞洲和美洲被看作是美味佳餚。但當地的漁民卻買不起這種魚。他們只能吃加工後的下腳料及非法捕撈的幼年魚。因為窮,他們沒有別的選擇。人們要問,這種狀況要持續多久?什麼時候,這個非洲最大的湖泊中將無魚可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