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國公司立足漢堡
2006年9月22日接過斯蒂凡•馬茨先生遞過來的名片,上面赫然印著馬茨先生的中文名字:馬興漢。顧名思義,興旺繁榮漢堡的意思----當然,在馬興漢先生看來,要達到這個目的不免要建立在和中國進一步合作、交流的基礎上。
德國之聲:馬茨先生,能否介紹一下您所在的這個部門的工作,在這次「中國時代」活動中,你們參與組織了那些活動?
馬茨:漢堡經濟促進公司是為外國企業落戶漢堡提供咨詢乃至於實質性服務的機構,「促進外國公司在漢堡的投資,支持在漢堡設立公司和擴展業務」是我們的宗旨。我們的服務項目包括:對建立公司的手續提供訊息;對選點提供咨詢;協助工作人員的聘用;協助辦理必要的審批手續;介紹業務聯繫對象和合作夥伴;提供市場訊息;幫助選擇辦公場所;提供資助訊息。在這次「中國時代」的活動中,有中國企業參與的活動我們很多都參與了。我們一直為新進入德國選擇在漢堡的中國公司提供特別服務:可以提供其頭六個月,每個月至多800歐元的辦公用房補貼。這是為了新公司進行市場調查,熟悉漢堡的情況和優勢。
德國之聲:漢堡經濟促進公司現在以中國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那麼在貴公司取得的最令人驕傲的成果,是否也和中國有關呢?
馬茨:是的,漢堡經濟促進公司在中國有著三個辦公室,這三個辦公室分別設立在上海、廣州和香港,這是在其他國家都沒有的現象。我們同時也在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尋找進一步拓展業務的機會。我經常要到中國去,努力促成中德之間更多的經貿合作。
德國之聲:那麼漢堡經濟促進公司在中國的工作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
馬茨:困難當然是有的,主要表現現在在全世界範圍內不僅僅是德國,德國範圍內也不僅僅是漢堡在努力吸引來自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的投資。這些國家和城市為了吸引投資都制定了很多優惠性的政策,這對漢堡來說意味著巨大的競爭和挑戰。
德國之聲:您如何看待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前景?
馬茨: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歐洲市場意味著風險與機遇共存。中國企業要明白,要想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不只是低廉的價格,品質也非常的重要。像海爾這樣的品牌,本身已經強大到足以在歐洲立足,我們是非常歡迎它進入歐洲市場的。當然除了本身自主品牌有相當實力之外,在德國購買企業和品牌也是中國企業最近在積極採取的新做法,在維持原有品牌形象的前提下,這種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中歐之間的經貿交流肯定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規範,這是毫無疑問的。
德國之聲:德國在中國最大的投資現在仍然是製造業,尤其是機械製造,這是不是漢堡經濟促進公司認為的理想中德經濟合作模式?
馬茨:不,不,不。漢堡的情況跟整個德國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漢堡和中國的交流往來主要是在物流、造船這些行業,涉及到機械設備的,也僅僅是進出口方面。德國的機械製造業主要分佈在巴伐利亞和巴登符騰堡地區,對於漢堡經濟促進公司而言,機械製造基本上是一個和漢堡無關的話題。
德國之聲:很多德國媒體最近都認為:印度是民主國家,法律政治制度健全,在國際上也不像中國那樣以「仿造」聞名,因此不會像中國那樣成為德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對於漢堡經濟促進公司而言,印度在未來的規劃中的份量是否會因此重於中國?
馬茨:中國和印度雖然都屬於世界性的大國,但是兩國的背景截然不同。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我們都看到了中國的迅猛發展,而中國同時也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的向世界各個國家學習。而印度則長期受到英國的影響,各方面都傾向於向英國取經,他們的發展顯然還不如中國那麼令人矚目,全面的、迫不及待的要和世界接軌。因此對我們來說,工作的重中之重肯定還是中國。
德國之聲:「中國時代」活動給漢堡經濟促進公司帶來了什麼積極意義麼?
馬茨:「中國時代」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不僅僅在漢堡、在德國有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國,在美國,在歐洲的其他國家,這項活動也叫響了名聲。漢堡經濟促進公司隨著「中國時代」名聲的對外傳播也很好的宣傳了自己。漢堡「中國時代」的成功也就是對我們工作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