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眼中的中國「紅色旅遊」
2014年8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坐落於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武鄉縣被中國官方稱為曾經的八路軍總部所在地,該縣幾年前推出以"當一天八路軍、打一場游擊戰"為特色的旅遊模式,頗受追捧。
德國電視一台駐京記者近日對30名前往武鄉縣體驗紅色旅遊的銀行職員進行了跟拍。影片開頭把鏡頭對准了正在換上灰色八路軍外套的遊客,被採訪的人向記者說道:"光榮"、"好玩兒"。另一隊人則換上了土黃色的日本軍服,他們的感覺是:"別扭、尷尬"。在武鄉縣,黃土崖壁和各種聲光電結合模擬出遊擊戰的場景。雙方"交戰"的結果是"日本人"獲勝,據"參戰者"解釋,失敗的原因是進攻比防守困難。
這批銀行職員隨後參觀了陳列有當年武器、照片和作戰草圖的博物館。影片的德國記者在旁白中說道:"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主要是國民黨的功勞。但是在今天的中國,人們更願突出中共的角色。"
傳達的訊息:"中國的強大要歸功於中共"
接受完理論教育後,銀行職員親自體驗了各種訓練器材,並觀看了以抗日為題材的話劇。記者敘述道:"不同話劇的情節基本一致,都是說日本人欺凌中國百姓,百姓與八路軍一起奮起反抗,戰勝日本人。中國盛行這種詮釋歷史的方式。其中勝利的一方永遠是'紅色的'。"接受採訪的一名女性說:"因為抗日戰爭的關係,我們對日本人較為敏感,對日本人也比較痛恨,所以看到(話劇中的)結局比較高興。"
觀看完話劇的遊客可以親手拿起氣槍,射擊日本人模型,德國記者在片中繼續說道:"這種娛樂活動很可能有一天會成為現實,畢竟,中日關係因為南海的領土爭端不斷升級。而這種教育基地則培養了仇日情節。"這一天的紅色旅遊以慶祝八路軍勝利的歌舞表演結束,記者在影片結尾指出:"這也正是這種紅色旅遊所要傳達的訊息:中國的強大要歸功於中共。"
德國網民反應
這段長約5分半的影片播出後,德國觀眾的反應各不相同。在德國電視一台相關影片的評論欄裡也有不少網路用戶留言。其中有人認為,這段影片沒有提到中國人仇日情緒的淵源,並提到南京大屠殺和日本731部隊的例子。還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反華報導",其中把日本人美化成一場運動的"受害者",雖然仇恨不是正確的態度,但是這篇報導把仇恨僅僅歸結於中共的煽動也是不正確的。
也有人認為,影片中被採訪的中國人直接表示"對日本人也比較痛恨",而且這肯定不是一個人的想法,引人深思,這名觀眾寫道:"如果法國或波蘭至今仍如此痛恨我們德國人的話,會是什麼情景?我們真應該為歐洲各國之間有著更好的和解而感到高興。"
還有人提出:"設想一下,如果在德國設立類似的反俄或反法教育基地,會怎麼樣?對歷史的反思不應該通過愚蠢的戰爭游戲,而是通過交流和溝通。看看我們的'世仇'法國,我們一起對戰爭作出反思,重建和平。為什麼日本、韓國和中國就做不到呢?別跟我說僅僅是日本不想反思。"
"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發展"
2004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正式把紅色旅遊進行規劃實施。綱要內容指出,發展紅色旅遊,是為了"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武鄉縣委書記周濤兩年前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算過一筆賬:到2015年,我們的目標是來武鄉的遊客達到500萬人次,如果每個人消費500元,那就25個億,進一步拉動相關產業100 個億,這可以解決3萬多家庭的就業。通過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我們力爭率先走出一條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作者:安靜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