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拖累全世界」
2015年8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報》以"中國底特律"為題,指出以溫州為代表的不少中國大城市正面臨嚴重的金融危機,急需進行經濟結構轉型。
文章寫道:"在溫州,私人債務明顯高於中國的其他地區。據上海的中歐國際商學院的數據,溫州的壞賬率高達30%。日本投行野村證券認為,溫州乃至整個浙江省都面臨著大批企業破產的風險。野村證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溫州急需進行經濟改革,降低負債率。"
"不論是溫州,還是中國的其他城市,要擺脫所謂'中等收入陷阱'、進一步致富,都必須讓其經濟不再依賴房地產業。溫州也必須從生產大批廉價小商品向高品質製造業轉型。當地的製鞋、服裝行業有機會實現這樣的產業升級,而打火機生產廠商的轉型則會困難得多,畢竟打火機沒有什麼高附加值產品的潛力。"
"在溫州的'曼哈頓'區,許多樓盤空空蕩蕩,建造了一半的混凝土框架是房地產過熱的見證者。儘管如此,這裡的房屋面積單價相對平均收入而言依然偏高。野村證券指出,房地產價格與收入水準的扭曲程度,溫州可謂是名列前茅……該機構還認為,溫州房地產價格高企、而地方財政也嚴重依賴賣地收入,這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巨大風險。"
"彭博新聞社近期還猜測,溫州是否會成為第一個在高昂債務面前崩潰的城市。該社問道:'溫州會不會成為中國的底特律?'"
作者接著指出:"其實在許多中國城市,都面臨這同樣的基本問題。地方政府大舉借債,並且寄希望於北京中央政府不會讓他們破產。到目前為止,這個算盤也確實是這樣打的,也造成了令人擔憂的後果:投資銀行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估計,中國地方債務已經上漲到了25兆人民幣。野村證券估計,到2020年,中國各地方政府還將再新增12兆人民幣的債務。金融分析人士指出,不少中國城市的財政狀況已經陷入了十分危險的局面。"
《法蘭克福匯報》也憂心忡忡地關注中國的宏觀經濟。該報刊登了一篇題為"世界工廠正在輸出問題"的客席評論,指出當前中國出口行業的產能過剩正在拖慢全球的經濟增長,中國急需進行經濟轉型。
"儘管中國金融市場很大程度上依然還與外界關聯不大,但中國的內部問題也在給外國夥伴造成麻煩。一方面,中國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在下滑。過去十年間從中國市場受益頗豐的德國高端產品廠商現在不得不調低銷售目標,它們無法找到其它市場來補償中國市場的需求下滑。另一方面,外國企業原先寄予厚望、也在他們的投資計劃中有所體現的中國經濟改革計劃,現在卻停滯不前。那些曾經期待上海自貿區能夠促成中國全面開放服務業市場的外國企業,現在也必須調低其期望值。其實,上海自貿區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讓價格機制以及匯率機制完全脫離政治干預實現市場化,將來也不會有這樣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