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被金正恩挾持的中國

張筠青(摘編)2016年2月9日

《南德意志報》指出,金正恩的所作所為都經過冷靜計算,而擔憂北韓政權垮台的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受到金正恩的挾持。另外,中國企業在西方大肆採購也是本期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

https://p.dw.com/p/1HsDM
Nordkorea Kim Jong Un Präsident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韓周日發射運載火箭的消息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南德意志報》周二繼續聚焦此話題。該報周二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題為"中國的噩夢"(Chinas Albtraum),內容指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既不是小丑,也不是瘋子,他所做的一切都經過冷靜計算,目的是為了鞏固其政權,核項目和導彈項目都是北韓的"生命保險"。

作者指出,金正恩要的不是發動戰爭而是求關注,而他的首要目標正是美國。美國是北韓唯一一個真正願意與之談判的大國,因為北韓希望與之簽訂和平協議。"只要金正恩一日不能獲得想要的回復,他就會繼續採取讓事態升級和威脅的手段。雖然風險越來越大,但他照單全收。"

"問題在於,中國是否理解了這樣的邏輯思維,而且願意共同承擔風險。人們經常稱中國為北韓唯一的盟友,但是近年來雙邊關係確是由猜忌和苦澀所組成。目前兩國幾乎斷絕了通訊。因此平壤也正通過發射火箭尋求北京的關注。而火箭的發射正值中國最重要的節慶春節期間,這樣的訊息也就相當明確。"

作者指出,在中國,許多人認為北韓的行為令中國顏面盡失,領導層勢必感到憤怒,但中國卻依然反對嚴厲制裁北韓,因為"這是中國自己的冷靜算計"。

Nordkorea Start von Langstreckenrakete
北韓稱2月7日以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枚對地觀測衛星"光明星四號"圖片來源: Reuters/Yonhap

"當中國領導人說不樂見北韓擁核時,人們可以相信話裡的真實性。(北韓的)核武器和導彈系統將使日本和韓國加入軍備競賽,無可避免的,美國會更積極與其盟國並肩行動。這完全違反了中國的利益。"

文章接著寫道,許多人因此質疑,習近平為何要忍受金正恩的玩火行為。作者給出的答案是,因為在中國眼裡,北韓目前做的還只是小奸小惡。

"北京挺身保護金正恩有一個重要的動機:因為害怕北韓會對其構成危險。這樣的憂慮遠大於對南北韓成為統一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擔心。北韓可能引發危險的原因在於,一旦北韓政權垮台、飢荒或內戰使該國陷入混亂,數百萬的難民將從中朝長達1400公里的共同邊境湧入。如此一來,北韓將成為東亞的敘利亞。"

文章最後總結道:"某種程度上,金氏政權挾持了中國為人質。令人驚訝的是,北京允許這種情況發生。金正恩如今的行為不僅越發危險,甚至已經對中國造成危害。在北韓發射火箭的數小時後,韓國宣佈正式與美國就部署戰區高空防禦導彈系統'薩德'進行正式談判。對中國領導層而言,有關部署薩德系統的消息是一場噩夢,畢竟中國的戰略目標是一步步將美國趕出東亞。"

歐洲下起了錢雨

China Wang Jianlin Wanda Group übernimmt US-Firma Legendary Entertainment
萬達一月初併購好萊塢「傳奇影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Dela Pena

《南德意志報》在另一篇文章中關注了中國企業在西方大肆採購的現象。內容寫道,近日來一家中國足球俱樂部斥資5000萬歐元挖角巴西前鋒球員、萬達併購好萊塢「傳奇影業」、中國電器製造商海爾高價收購通用電氣的家用業務、中國化工集團以437億歐元買下瑞士農業化學企業先正達,中國企業正以龐大金額對製藥、IT、生物科技、娛樂、食品與農業等產業進行收購,而且鎖定的經常是私人企業。

文章指出,在中國經濟放緩之際,這樣的收購潮乍看之下相當矛盾,實則不然。"事實上,這正是許多中國康采恩將目標轉向國外的原因。中國希望能取得技術和知識,進入國外市場,有時甚至想要獲得夢寐以求的軟實力(例如在好萊塢的收購)。這樣的收購潮還看不到盡頭。相反的,這還只是個開端。"

文章接著指出,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預計,至2020年中國在全球的資產額將增加三倍。對被收購的企業而言,這代表新的資金,甚至是更好的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但也存在風險。中國是個極權國家。國有企業的管理不透明,經常依照政策而非市場風向而起舞。而且在當地也缺乏公平競爭的機會。北京在國外大肆採購,卻禁止外國企業進入許多領域。中國的採購之旅伴隨著爭議。政治家和經理人們將面臨公眾越來越高漲的不滿情緒。"

不過文章最後也指出,上世紀80和90年代時,日本企業也曾經在全球展開收購。有些雜誌甚至寫出了"救命啊,日本人來了!"這樣聳人的題目,在當時引起一陣恐慌,但最終日本並未主宰全球經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