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馬克思坎坷的「回鄉路」
2018年3月14日二十多年來,多爾昆‧艾沙(Dulkun Isa)一直是中國政府通過國際刑警組織追捕的"紅通人員"。九十年代,他因為為維吾爾人爭取平等權利,被迫逃離中國。後來在德國獲得政治庇護,並於2006年加入德國籍,目前他同家人一起生活在慕尼黑。《南德意志報》講述了杜爾昆2009年在韓國首爾機場險些被當地警方遞解中國的驚險經歷。該報寫道:"首爾機場的經歷對多爾昆來說,絕非孤立事件。2005年,他就曾在日內瓦被捕後,而最後一次則是2017年夏季在義大利。美國和土耳其拒絕他入境,印度則收回了已經發給他的入境簽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去年七月曾表示,他是恐怖分子,國際社會必須同心協力,盡快使他受到應有的懲罰。2016年以來,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開始擔任國際刑警組織主席。對於艾沙來說,這顯示'中國的手臂越來越長了'。"
南德意報寫道:"長期以來,人權組織一直在批評專制政權利用國際通緝體系打壓境外反對派人士的做法。迄今為止,國際刑警組織一直對這類批評予以否認。總部位於法國裡昂的國際刑警組織說,國際通緝被濫用的情況只是個別例外。然而,現在看來,情況似乎有所變化。今年二月初,艾沙收到了來自裡昂國際刑警組織總部的一封信。信中稱,國際刑警組織認為,中國發起的針對艾沙的追捕行動主要是基於'政治考量',這違背了國際刑警組織不參與政治迫害的規定。
"針對艾沙的通緝令二十多年以後才被取消,這恰恰反映出國際刑警組織的申訴機制很不健全,該組織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更是視而不見。多爾昆‧艾沙曾多次要求國際刑警組織同意他本人查閱涉及他的卷宗,但屢遭拒絕。有一次,國際刑警組織竟然24個月之後才遲遲回復艾沙的質詢。而此時中國方面已經要求封存艾沙通緝令的具體內容。然而,被通緝者不知道自己被指控什麼罪名,又怎麼能進行有效的自我辯護呢。
總部位於倫敦的人權組織'公平司法'長期關注多爾昆‧艾沙這類被國際刑警組織通緝的人士。該組織認為,多爾昆‧艾沙的通緝令被取消,顯示國際刑警組織的改革措施已經開始見效。'公平司法'總幹事羅素表示,艾沙被取消國際通緝令並非個案,類似的案例還有一些。國際刑警組織似乎已經開始處理這類遺留問題了。"
今年五月五日是德國哲學家卡爾‧馬克思誕辰兩百周年紀念日。兩年前,中國宣佈將向馬克思故鄉城市特裡爾捐贈一座馬克思銅像以示紀念。但這個不同尋常的禮物,卻在小城特裡爾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幾經周折,今年三月初,來自中國的馬克思銅像已經運抵特裡爾市中心。《南德意志報》一篇報導寫道,為了平息爭議,爭取民眾理解和支持,特裡爾市政府曾在市中心矗立起一座模型,供市民評議。最後市議廳為此舉行表決,結果"馬克思銅像項目"以42票支持,七票反對,四票棄權獲得通過。《南德意志報》寫道:
"作為城建部門負責人,路德維希(Andreas Ludwig)負責街道修建和維護。過去兩年來,他也是'馬克思項目'的負責人。他同中國雕塑家吳為山一起商討和尋找豎立銅像的合適地點。大教堂前?不合適。羅馬大街上? 也不合適。最後確定的地點是Simeonstift廣場,這裡既遠離教堂,又和特裡爾的羅馬帝國歷史沒有關聯。即是市中心,但同時又不是最中心的地點,因而也就是最合適的地點。市議會表決已經準備接受來自中國的禮物,地點也已經選好。現在尚存爭議的只剩下銅像的高度了。6.3米的原定高度顯然過於宏偉。一番討論後,城建部門和中國藝術家達成了共識,加上底座高度為5.5米。這下總算萬事俱備了。"
"路德維希說,我們不是要宣傳馬克思的輝煌形象,而是會辯證地看待他。... 很多特裡爾人並不看好馬克思,他們會把馬克思同前東德、同共產主義聯繫在一起,因此決不會想到要為馬克思豎立一座銅像。但既然銅像已經建成了,面對批評聲,大多數市民會選擇捍衛銅像。... 特裡爾市民開始重新審視馬克思的同時,中國人對馬克思的熱情則一如既往。每年都會有大約5萬名中國遊客來到特裡爾市內馬克思當年生活過的老宅拍照留念。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馬克思真正出生的那座老房子,現在則是一個一元店。"
負責"馬克思銅像"項目的城建負責人路德維希表示,這座銅像是一個同中國接觸的好機會,也許有朝一日,大家也可以討論文化之外的事情。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