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曾慶紅直迫胡錦濤 - 香港媒體一周摘要(2004-9-22)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2004年9月22日

本周,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終於證實了國際媒體一段時間來盛傳的江澤民辭去軍委主席的說法。隨著胡錦濤擔任軍委主席,中國開始由「江澤民時代」進入所謂的「胡錦濤時代」。

https://p.dw.com/p/5bRa
鄧小平模式想照搬,難!圖片來源: AP

香港媒體對江澤民辭職的評論,主要集中在權力和平移交的意義,及其對北京對台和對港政策的影響上。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報紙《成報》的社論指出,江澤民正式退下第一線之後,在可見的將來,大陸各種主要的方針政策不會出現重大的改變,因為目前的政策既是高層的高度共識,也是大陸人民的普遍要求。經濟繼續改革,融入世界的外交政策將會延續,各種內政政策仍然不斷改善。究其原因,皆因大陸已重視集體意志作為決策的依據,大陸已擺脫「強人政治」的陰影,並逐步建立現代化的制度。外界對大陸的未來應更有信心。

《星島日報》的社論寫道:「江澤民接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標誌著中國大陸黨政軍大權順利交接,這是一件好事,預料北京對港政策不會有戲劇性轉變。江澤民在辭任黨和國家主席後,再交出軍權,順利完成權力全面轉移,此舉既贏得黨內掌聲,也增強國策穩定性。對於香港,預計北京仍會維持軟硬兼施的策略。」

針對香港目前的政局情況,社論說:「現時香港仍在為將來政制發展勾劃藍圖,各方如果希望有較大的自主空間,不應寄望於人事變動導致政策轉彎,而是要靠與北京爭取溝通,加強互動,逐步贏取對方的信任。」

《明報》的社論也寫道:「胡錦濤和江澤民在香港問題上應該沒有重大原則分歧,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北京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政策亦不會出現重大變化。但是,既然在香港主權回歸七年後北京仍然認為如何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是嶄新課題,胡錦濤為代表的領導層應當在全面主政之後,認真總結以往處理香港問題的得失成敗,與香港民眾、特區政府一起,共同尋求解決香港問題的長遠之道,這不僅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並且讓香港真正能夠在大陸「統一」進程中,扮演重要的典範角色。」

《蘋果日報》則將注意力集中在江澤民退休後的中國政局發展上。該報署名「張華」的文章寫道:「中共領導人退休後的結局,一般會有兩種模式。一是鄧小平模式,八九年底不再擔任領導職務,仍透過那些分佈在黨政軍的親信,加上自己一言九鼎的威望,垂廉聽政至九七年撒手人寰為止;二是標準模式,跟喬石、李鵬等元老一樣,退休的影響力很快便消退。……雖然江澤民是第三代領導核心,曾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而退休過程更學足鄧小平,但無論個人威望、功績等,江皆無法跟老鄧相提並論。當然,江澤民的權威、在領導層的人脈,也是其他元老無法比擬的。因此,江退休後發揮「余熱」的能力,相信也介乎這兩種模式之間:既不可能像鄧小平那樣在退休兩年多後,仍能在九二年透過南巡,令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他也不會像其他元老那樣,很快就走向歷史。換言之,江澤民不會在短期內消失,而是慢慢的退隱,因為江系人馬在各權力領域都佔據主導地位,江不但可以透過這批親信保護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還可以制衡胡錦濤。」

文章接著分析道:「那麼,江的影響力能維持到甚麼時候呢?這要視乎胡錦濤甚麼時候坐穩江山。……因此,短期而言,江澤民的退休對政局不會有實質影響,中國的內政外交,特別是開放改革和經濟政策等,也不會有重大改變。但長遠來說,這標誌 江澤民時代將正式告一段落,如無意外,可視作胡錦濤時代的開始。」

與此同時,《蘋果日報》還將目光放到江澤民退休後,其親信曾慶紅與胡錦濤的權力鬥爭上。該報評論的題目就是《曾慶紅權力直迫胡錦濤》。文章寫道:「八九年六四事件後,曾慶紅協助江澤民排除萬難,攀上權力頂,亦在江的庇蔭下步步高陞,權高位重。儘管曾慶紅目前在中央只排名第五,但實際權力卻幾乎與胡錦濤不相伯仲。多年來,江對曾亦器重有加。○一年,江澤民登黃山而賦詩,詩中一句「日破雲濤萬里紅」,隱隱有「抑濤(胡錦濤)挺紅(曾慶紅)」之意,引發諸般忖測。胡錦濤在○二、○三年先後出任總書記及國家主席後,曾慶紅亦接掌了中央書記處、中央黨校,並擔任國家副主席,目前更是港澳事務決策人。如果曾慶紅再出任軍委副主席,胡錦濤背後的壓力並不會因江澤民引退而減輕。」

邱震海(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