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21109 Transatlantische Beziehungen

2009年11月2日

再次當選德國總理的梅克爾女士訪美前夕,當人們談及德國的對美政策,似乎又重新開始回歸理智。雖然同他的前任布希總統相比,歐巴馬總統仍然深受民眾的擁戴,但一談到實際問題,歐洲人的懷疑態度卻是顯而易見 - 不論是阿富汗問題,氣候保護政策或者是打擊恐怖主義事宜。

https://p.dw.com/p/KLVj
美國總統歐巴馬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Photoshot

施泰爾森米勒是位於柏林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專家。有關歐洲同美國漸行漸遠的發展趨勢,她已有了一段時間的觀察。在施泰爾森米勒看來,今年的大西洋兩岸關係必須在新的歷史框架下重新定義,它應該完全不同於冷戰時期面對共同敵人所衍生的產物: "很簡單,大西洋兩岸關係尤其是在安全政策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冷戰是一時的怪物。今天,不論對美國人還是對歐洲人而言,找出共同的威脅淵源、共同的挑戰,要困難得多。當今我們面臨的重大議題都非常棘手,不論是金融危機,伊朗核爭端問題,還是阿富汗,這些都讓當今的國際政治管理者們窮於應付。"

雖然美國公民對歐巴馬的支持度高出其前任布希總統80%,但根據馬歇爾基金會的一項調查,只有13%的德國公民支持德國按照歐巴馬的要求增加在阿富汗的駐軍。德國凱澤斯勞騰大學美國問題專家維爾澤夫斯基教授說: "一方面歐巴馬總統榮獲了諾貝爾和平獎,對此,世界輿論和大多數人表示歡迎。但另一方面,歐巴馬卻又是計劃擴大阿富汗戰爭的責任人。這就暗示了所有人目前所處的窘境。"

Ausländische Würdenträger vor dem Kongress
梅克爾的美國之行會給德美關係帶來怎樣變化?圖片來源: AP

歐巴馬的親信們在德國尋求收留關塔納摩囚犯的行動,並沒有迎來德國的熱情回報。歐巴馬本想用盟友的支持減輕關閉這一監獄的壓力,然而,關閉計劃卻陷入停頓。維爾澤夫斯基教授認為,德國的要求在這一點上是合理的: "美國國內的內政前提應首先得到澄清,只有這樣,美國自食其果的損失才能得到部分的挽回。過去數年,怎樣對待所謂的'敵對作戰分子',是一個十分有爭議的問題,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給自己造成了很大損失。"

在伊朗核爭議的最近一次談判時,美國和歐洲站到了一邊。自從發現了伊朗還存在第二處地下濃縮鈾設施後,大西洋兩岸的盟友除了施加新的制裁手段之外,似乎沒有其他思路。施泰爾森米勒女士說: "嚴厲制裁手段帶來的問題是,這我們在伊拉克也都看到,它造成的後果全由老百姓承擔,這樣,老百姓只有同政府同舟共濟。人們需要找到'聰明制裁'的方式,比如禁止旅行以及禁止發放旅行簽證,加強國際轉賬的限制等。不過,即便是這些手段也不是萬能的。可怕的現實就是這樣,我們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用來作為與伊朗談判的價碼或者是用來威懾伊朗。"

歐洲人不抱幻想。即便是對歐巴馬宣佈改變美國的氣候政策,歐洲人也不抱幻想。由於美國國會的不合作態度,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美國非常可能拿不出減排溫室氣體的計劃。在這一背景下,在位一年的歐巴馬總統,據說是救世主的歐巴馬總統,至少他在德國的形象受到些影響。維爾澤夫斯基說: "在某些問題上出現了懷疑,尤其是美國國內的情況,對歐巴馬而言,貫徹他本人的最初主張,是很艱難的。"

USA Deutschland Merkel und Obama mit Iran Flagge
伊朗問題仍是焦點話題圖片來源: AP Graphics/DW

但施泰爾森米勒女士認為,如果現在就詆毀歐巴馬的執政,後果不堪設想:"歐巴馬在他的演講和生平中,都證實了,他是一位特別聰明、特別智慧的全才型人物,這在政治家中實為罕見。我想,世界上不會很快又產生一名可以與之相比的總統。因此,我相信,歐洲方面同這一人物進行合作,符合自己的利益。原因是,誰知道,歐巴馬之後,情形會是怎樣?"

作者:Daniel Scheschkewitz /李魚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