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21209 Klimagipgfel Kopenhagen

2009年12月23日

周二,歐盟各國環境部長在布魯塞爾聚會,討論令人失望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193個國家經過近兩周的談判,上周六僅僅達成了一份內容空泛的妥協文件,而不是計劃中的氣候協定。這樣,全球各地中,唯一隻有歐洲提出了有約束力的廢氣排放目標。

https://p.dw.com/p/LApR
德國環境部長呂特根在哥本哈根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用 "失望"一詞用來描繪歐洲人的情緒很是恰當,即便在氣候峰會結束後的這周裡,仍然恰當。歐盟本計劃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得出更多實質性結果。雖然閉幕宣言包括了地球升溫不超過兩度的內容,不過卻沒有規定每個國家應該為這個目標做出怎樣的努力。疲憊不堪的歐盟輪值主席、瑞典首相賴因菲爾德對哥本哈根會議的結果也很失望, "如果我們態度誠實的話,就只好承認,這不是一份盡善盡美的協定。想在這一基礎上達到將地球升溫控制在兩度之內的目標,是不可能的。"

瑞典首相這樣說,賴因菲爾德在哥本哈根曾代表歐盟談判。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尤其批評說,沒有哪個國家給自己規定了排放二氧化碳指標的義務, "我們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實現,尤其是在文件的約束力方面,對此,我無法掩飾我的失望,"

雖然如此,現在達成的文件仍然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第一步。假如歐洲方面沒有施壓的話,可能產生的結果會更微不足道。

即便是在遭到失敗的峰會之後,歐盟仍將自己看作是氣候保護領域的領頭羊。歐盟希望在2020年之前降低20%的二氧化碳排放,參照數據是1990年。假如美國、中國和印度在哥本哈根贊同歐洲的立場,那麼,歐盟制定的減排量就不是20%,而是30%。但上述國家沒有這樣做。德國環境部長呂特根說: "歐洲是推動的力量,歐洲發揮了領導作用。美國是姍姍來遲,但直到最後一刻仍起著阻礙作用,甚至拒絕別的國家承擔責任的卻是中國。"

呂特根將同他的歐洲同事一道,就啟動新的談判程序進行磋商。德國總理梅克爾已經就明年年中在波昂舉行籌備談判發出了邀請。一年後,在墨西哥將再次舉行旨在達成一項氣候協定的國際會議。

失望的情緒雖然佔上風,但也不是全無希望。至少全世界第一次就氣候協定開展了廣泛的爭論。失敗之後,人們也該汲取教訓,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說, "新的談判階段開始了!我們將會從哥本哈根汲取教訓。"

不過,環保組織批評道,歐洲到目前為止做的還太少,不能同其領導角色相匹配。歐盟必須拿出比所承諾的20%更高的減排目標。然而另一方面,歐盟的立場一如既往,它強調,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地區給自己制定了這麼高的減排標準。

作者:Landmesser / 李魚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