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川普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氣候變化
通常指因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等現象,亦稱氣候變遷、氣候變暖、氣候暖化。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需全面「翻新改造」 但誰來買單?
公路、橋樑、鐵路——老舊而破敗。沒有新的輸電線——能源轉型就不可能實現。德國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數十億歐元的投資,但國庫已經空空如也。
面對中國和美國,歐盟的競爭優勢何在?
在美國和中國對產業進行巨額財政投入的情況下,歐盟在全球市場的競爭能力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如何走出困境方面,各成員國尚存諸多分歧。
2024世界新聞攝影獎:痛苦、哀傷與感人的瞬間
世界新聞攝影獎每年都會表彰傑出的攝影作品。記者們前往戰區,用鏡頭展現政治動蕩中的苦難與悲痛時刻,或記錄氣候危機下的震撼一瞬。
歐盟峰會:重振經濟是當務之急
歐盟經濟同中美兩大經濟體的距離正在逐漸拉大,這也是本周四歐盟峰會上的主要議題。各國領導人將就如何進一步阻止經濟滑坡以及如何重振經濟展開討論
可怕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
起源於太平洋的氣候現象正在加劇從非洲到亞洲的乾旱。 為什麼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這對「兄妹」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天氣影響?
快時尚法案: 法國再次引領時尚潮流?
對於法國國民議會一致通過的遏制快時尚新法案,大多專家和活動人士都表示歡迎,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歐洲人權法院裁決:氣候保護是一項人權
歐洲人權法院就瑞士年長婦女氣候保護協會提起的訴訟作出裁決,認定瑞士政府沒有達到既定的減排目標,侵犯了部分人權。律師認為,該裁決「確立了氣候保護是一項人權」。
歐洲議會黨團主席:歐盟氣候政策讓中國佔了便宜
歐洲議會人民黨黨團主席韋伯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批評歐洲對燃油車的禁令是一個嚴重的產業政策錯誤,因為「這讓中國從中受益太多」。
德國一家光伏初創企業如何逆風而起
德國光伏市場很大程度被中國廠商佔據。儘管如此,德國初創企業Sunmaxx仍在擴大產能,這是為什麼呢?
黑暗料理還是創新美食?用昆蟲做披薩
義大利一家新創公司正在培育蟋蟀,作為氣候友好型的食材,例如,用作披薩的配料。這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妙招,還是對義大利美食的正面攻擊?
專訪:歐洲需要接受「全球核電共識」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Grossi)近日接受了DW採訪,他談及歐洲核能在烏克蘭戰爭以及氣候變化下所面臨的挑戰。他表示,如果歐洲不想在全球核電競賽中落敗,就必須提供新的資金。
周五大停擺:德國公共運輸罷工與氣候運動聯手
Verdi工會組織的公共交通罷工與「未來星期五」氣候運動聯手行動,在德國全國範圍內舉行抗議活動。公共交通服務周五(3月1日)基本停擺,許多地方將持續罷工到周六凌晨。
歐洲農民們又去歐盟總部抗議
離上一次不到一個月,歐盟农民周一又浩浩蕩蕩開著曳引車來到位於布魯塞爾的總部前,抗議歐盟的農業政策。
暖冬裡的歐洲滑雪場
今年冬季,歐洲大多數地區降雪極少,這種天氣令大多數滑雪場叫苦不迭。大多數雪道都已經關閉,只有少數幾家依靠人造雪勉強維持。
法國農民抗議者衝擊巴黎國際農業展
一群法國農民強行闖入巴黎國际农业展大門,呼籲總統馬克宏辭職。數月以來,歐洲農民持續舉行抗議活動,抱怨利潤削減、官僚作風和不公平競爭。
報告: 中國恐無法實現2025年所有關鍵氣候目標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可能無法實現其2025年的所有主要氣候目標,因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國加大了對碳密集型產業的依賴。不過,如果中國在去年創紀錄的可再生能源安裝量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或能實現部分目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23年度攝影作品」 – 直面兒童的掙扎
通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本年度獲獎作品,觀眾中將能看到世界各地、特別是衝突地區男女孩童的真實生活畫面。
巴黎公投:SUV停車費上調三倍
巴黎周日舉行的一次投票中,多數民眾贊成將自重1.6噸以上SUV的停車費漲至每小時18歐元。這是巴黎建設自行車化城市計劃的又一重大舉措。
吐瓦魯「挺台總理」選舉失利
親台灣的吐瓦魯總理在周五的選舉中失去議會席位,這加劇了人們對這個太平洋島國可能準備在外交上轉而承認北京的猜測。
德國汽車工業的一線希望?
德國在電動車領域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製造商, 一些德國汽車品牌現在正在採用一種與汽車生產毫不相關的新策略,這能帶領它們度過轉型危機嗎?
德語媒體:起來,不願再沒落的德國光伏產業
中國在全球光伏產業的主導地位引起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的不安,因為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將石油和天然氣作為戰略武器一樣,中國也有可能在太陽能領域採取同樣的做法。德語媒體探討歐洲應拿出怎樣的戰略力量才能抗衡中國在太陽能領域的優勢。
「2023年或為10萬年來地球最熱」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C3S)表示,去年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且很可能是過去10萬年來地球最熱的一年。科學家認為,「全球氣溫比較中的微小變化對人類和生態系統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德國人如何看待明年本國最重要的外交事務?
一項民調顯示,52%的德國民眾認為加強歐洲凝聚力是德國政府來年最重要的外交任務。35%及32%的受訪者將推動全球氣候保護以及遏制俄羅斯、中國等獨裁國家的影響力視為德國明年最重要的外交事項。
姜餅模型塑造的未來城市
倫敦展示未來城市建築設計,這回模型是烤製出來的,夠新奇的吧!
寒潮來襲 中國各地飄大雪
本周中國連續經歷兩次寒潮,氣象部門十年來首次發布冰凍警告。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降瑞雪,就連以往很少飄雪的一些南方地區,也裹上了銀裝。
從化石燃料"轉型"--杜拜氣候大會周三迅速通過協議
聯合國氣候大會周三出人意料地迅速通過協議,各國將從化石燃料"轉型"。大會主席稱文件是歷史性的,是首次使用"化石燃料"這個詞。但批評者認為有很大的漏洞。中國表示發達國家有責任帶頭。
成果草案談不攏 COP28進入加時賽
COP28氣候峰會將進入加時賽。來自約200個國家的代表針對氣候協議草案進行辯論,內容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COP28氣候大會協議依然難產
正在阿聯酋杜拜舉行的COP28氣候會議進入艱難的談判階段。超過80個國家正在推動一項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協議。隨著會談進入最後階段,圍繞化石燃料的巨大分歧日益顯現。
核電救氣候 靠譜不靠譜?
在本年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20個國家簽署承諾書,計劃在2050年前將各自的核能發電容量擴大到目前的3倍,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此同時,德國等國家依然堅定地揮別核電。核電究竟是不是氣候救星?其實際成本究竟有多少?
OPEC成員國反對限制化石燃料引眾怒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敦促其成員國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拒絕任何針對化石燃料的協議。法國能源部長批評指出,OPEC的立場「危及最脆弱的國家」。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則表示,不解決化石燃料問題COP28難以取得成功。
中國是「氣候罪人」嗎?
根據最新的全球碳預算報告,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創下歷史新高。中國作為世界最大排放國「功不可沒」。但中國真的是所謂的「氣候罪人」嗎?從歷史上看,美國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遠大於中國,而且中國在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
專家:全球碳排總量再創新高 中印兩國碳排量繼續攀升
英國一所大學最新發布的碳排统计显示,今年全球範圍內,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仍在繼續攀升。這一趨勢如果不能逆轉,巴黎氣候協定所制定的宏偉氣候目標就將無法實現。
德語媒體:從經濟低迷到產能過剩
歷時三年的新冠疫情,令中國經濟陷入了低迷狀態。中國政府現在期望通過發展電動車、綠色能源等未來型工業產業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此舉又將對歐洲經濟以及全球的氣候保護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氣候大會:退出化石能源?中美不積極
如果不淘汰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就無法將地球變暖限制在一個可承受的範圍內——專家對此意見一致。但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這卻仍是一個爭議話題。中美兩個大國持何種立場?
中國的雙重身份:一半是先鋒 一半是罪人
中國被看作是可再生能源的先行者。中國為自己制定下到2060年實現氣候中和的目標,但另一方面這個國家卻仍在大舉修建火力發電廠。中國為何會擁有這矛盾的「雙重身份」?
核能增倍才能實現淨零排放?環保組織:危險性不能小覷
杜拜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簽署了一項呼籲,提倡將全球核能容量增至現在的三倍,這是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努力的一部分。環保組織批評指出,不應把時間浪費在像核能這類危險的干擾選項上。
德國發展部長呼籲中國出資氣候基金
德國、阿聯酋率先承諾各出資1億美元,用於聯合國一項新基金,彌補受氣候威脅國家的損失。德國發展部長舒爾策說,中國等新興國家也應效仿阿聯酋,向新基金注資。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內容?
石油巨頭阿聯酋作為東道主的聯合國年度氣候峰會今天在杜拜開幕,預計有7萬代表與會,各國政府準備進行馬拉松式的談判,希望就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達成協議,並討論是否首次同意逐步淘汰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樣的爭議議題。
國際貨幣基金呼籲德國加強投資
德國陷入財政預算危機之際,國際貨幣基金認為增加投資是當務之急。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認為,歐洲經濟的總體形勢令人擔憂。
氣候變化威脅日本的鸕鶿捕魚傳統
在日本,少數漁民仍然保留著1300年的鸕鶿捕魚傳統。然而,隨著氣候變化帶來負面影響,這種古老的技術未來岌岌可危。
財政凍結!德國政府要玩完?
德國財政部叫停了幾乎全部財政支出。因為此前聯邦憲法法庭的一項裁決,導致德國政府的預算出現了高達600億歐元的缺口。
德語媒體:中美舉行峰會本身就是一種突破
上周,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高調訪美,並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峰會。這是中國外交路線的重大轉折?抑或只是為了緩和同西方陣營的緊張關係、並為國內經濟困境尋找出路的權宜之計?
報告:全球1%富人碳排放與50億最貧困人口相當
研究發現,社會不平等也反映在氣候危機中。樂施會的報告揭示了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全球最富裕1%人口的碳排放量,約等於最貧困的50億人口的碳排放總和。此外,最富有的10%人口需為約半數的碳排放負責。
德憲法法院:不得挪用600億抗疫專款填補氣候金庫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公佈裁決,德國政府不能把用於抗擊新冠疫情的600億歐元資金挪用到氣候項目上,這樣的修改違反憲法。德國經濟部長指出,反對的裁決會給德國的經濟帶來沉重打擊。
拜習會晤前夕 美中公佈加強氣候合作聲明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國加州三藩市舉行會晤前夕,美中兩國發布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聲明,雙方承諾加快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解碼中國:習近平和拜登如何找到共同點?
中美兩国领导人將於下周在三藩市舉行面對面會談。專家稱,這兩個敵對大國需要找到共同點,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
智庫報告:全球民主「陷入困境」
斯德哥爾摩一家智庫稱,人們對生活成本、氣候變化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擔憂正在對民主國家構成重大挑戰。
國際能源署:化石燃料使用量仍然「過高」
國際能源署表示,清潔能源轉型「勢不可擋」,但只有降低對化石燃料的需求才能實現目標。如果全球政策不發生實質性變化,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會上升約2.4攝氏度。
加州州長紐森在北京和習近平意外會面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在北京意外地與習近平會面,並受到其他高層領導人的熱情歡迎。習近平可能出席下月在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並和美國總統拜登會面。
氣候變化與世界盡頭的村莊
位於格陵蘭島東部的伊托克托爾米特(Ittoqqortoormiit)可能是世界上最偏遠的村莊。在這個北極圈以北的小村莊裡,只有大約 350 位居民。如今,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正受到威脅。
上一頁
第2 頁,共2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