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在看著你」
2012年1月31日四川的軍事哨所
在某些地方,外國記者要想進行採訪報導,是根本行不通的。比如,在四川藏區的一個軍事哨所門前,我們被擋住了去路。我問一位年輕的士兵,為什麼我們不能過去,他聳了聳肩,翻了翻我的護照,看到上面的記者簽證之後,對我搖了搖頭。
我們站在通往西藏的山路上,距離拉薩還有一千公里之遙。早在數年前,整個西藏自治區就對外國記者徹底封閉。2009年,安全部門在四川的入藏公路上就設立了關卡。當上個星期該地區再度爆發騷亂之後,公路重新被封,任何記者都不能進入動亂地區進行報導。這樣的障礙和限制在中國經常碰到。我是不可能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到任何地方去的。每個賓館在登記入住的時候都會檢查我的簽證,並對有關機構報告。這都還不算什麼,糟糕的是,我常常會被採訪對象拒絕。因為誰只要是被安全部門盯上了,就常常會拒絕外國記者的採訪。
"我現在不接受採訪。……你就不要問啦,你明明清楚這是怎麼回事的。……不要問啦,現在不方便。"
--只要聽到"不方便"這樣的回答,就知道對方的確是有難言的苦衷。比如劉曉波的哥哥,他拒絕採訪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家的電話隨時處於監聽之中。如果你還是堅持要跟他們見面的話,那就必須得想出些招數來,比如在一家賓館的後樓梯間裡,或是在茶館裡,總之是有點"搞地下工作"的感覺。
訊息審查
在中國,你必須學會從字裡行間去尋找背後的訊息,必須經常思考,有什麼是被禁止報導的。你還必須記住在網路上要使用什麼代碼,才能躲避訊息審查。假如說到"被和諧",那就是指審查機構出擊,刪除了某些內容;假如說到"被請去喝茶"了,那多半是被國安部門叫去談話了。
與官方機構打交道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要想採訪官方人員,直接給某個部委的新聞處打電話是行不通的。你必須撥無數次電話,發無數遍傳真,最後還是很有可能石沉大海。比如去年11月,我想得到一些有關空氣污染的訊息,就到北京市環保局那裡去詢問,結果三個星期下來,還是毫無結果。這個話題在中國媒體當中也進行了相當廣泛的報導,所以這不是新聞審查的問題。但是對於許多官方機構的工作人員來說,接受外國記者採訪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他們頗有顧慮。而且許多新聞發布會根本就不邀請外國記者參加。所以留給我們的選項只有一個了--
對,那就是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劉為民、洪磊、姜瑜--這幾位新聞發言人幾乎每天都會召開記者會。只是他們的回答常常是內容空泛,缺乏實質性的訊息。比如當記者問道,本周德國總理梅克爾訪華的主要議題有哪些?劉為民的回答是:
"雙方會就雙邊關係、如何在新的形勢下加強戰略合作關係交換意見。"
他能提供的訊息就是這些。有時候,他們還會乾脆讓記者去相關部門那裡獲取訊息。可是這些部門已經拒絕接受我們採訪的事實,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
"另一個中國"
不過,中國也有與此截然不同的另一面:熱心、好客、開放。在北京郊區懷柔的一個村子裡,外面天寒地凍,我坐在村民家裡暖暖的炕上,他們把屋子裡最暖和的位子讓給了我,大家吃著可口的家常便飯,談笑風生,針砭時弊,沒有任何的禁忌話題。而另外一些人,他們為了揭露不公正現象,或者是為了捍衛自己的自由和尊嚴,則會承擔很大的風險。即使經歷最惡劣的遭遇,他們也不會喪失生活的信心。"沒辦法"--他們常常這麼說。
來源:ARD 編譯:雨涵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