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09 US-Position Iran
2009年10月19日歐巴馬政府提出了同衝突各方開展對話的原則,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伊朗。因此,30年來美國首次恢復了與伊朗的直接談判。此次談判是在以德國、法國、英國組成的歐盟三國,與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和美國開展對話的框架下進行的。歐巴馬從一開始就對這一艱苦的談判不抱任何幻想,他表示: "現在到了該返回談判桌前的時候。談判將費時費力。我不想對談判結果進行預測。但我要明確指出的是,懸而未決的問題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得到解決。"
華盛頓正在推行一項軟硬兼施的戰略。也就是一方面向伊朗施加壓力,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所有核設施全面地進行突擊檢查。另一方面,如果德黑蘭停止國內的濃縮鈾生產,將其轉移到國外,美國將向其提供經濟援助。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表示: "我們希望伊朗能夠同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和德國進行合作,在對其核設施進行檢查時履行其義務,允許視察所有重要設施,以消除人們的疑慮。"
這也包括最近被發現的位於聖城庫姆附近的地下設施。伊朗不否認該核設施的存在,但是否認該設施被用於軍事目。
美國與伊朗談判戰略的關鍵是有俄羅斯參加。因此觀察員們估計,歐巴馬總統雖然放棄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但同時也希望莫斯科做出回報,必要時對伊朗採取更加強硬的路線。
在這一背景下,華盛頓已做好了准備,一旦伊朗拒絕談判或不履行其承諾,將對其採取更嚴厲的制裁。但是,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周三訪問莫斯科時已經暗示,現在對伊朗加強制裁還為時尚早。她表示: "伊朗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但不是製造核武器。在這一點上俄羅斯和我們觀點一致。"
俄羅斯已在最近數十年中成為伊朗的主要武器供應商,而中國則成為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和能源供應國。因此,華盛頓政府非常清楚,要對伊朗實行更嚴厲的制裁,必須獲得這兩個大國的同意才行。
作者:Daniel Scheschkewitz/ 李京慧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