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美俄會晤機不逢時
2007年6月29日美國與俄羅斯政府都竭盡全力,試圖消除歷史的陰影。如同在冷戰時期一樣,兩大陣營的盟國都聚集在一起,向對方陣營施加影響,進行恐嚇。冷戰時期各自為戰的思想再度成為莫斯科與華盛頓外交政策的主宰。其結果是,普通百姓成為被愚弄的對象,無論在德克薩斯,還是在希伯利亞。兩國不斷上升的國防預算均源自老百姓的納稅錢。這筆資金原本可以用在更為有益的地方。
然而,不僅美國和俄羅斯政府不斷擴充軍備,中國、印度和其它國家也不例外。各國的軍備購買清單名目繁多,從卡拉什尼柯夫沖鋒槍,火箭彈直到潛艇等,現在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也向俄羅斯開出了軍備購買清單,軍備購買人將克里姆林宮的紅牆圍得水洩不通。查韋斯是眾所周知的美國敵人,他試圖接近俄羅斯。僅此一舉就足以令美國人氣憤不已。為了使美國政府領導人更為惱怒,查維斯還明確表示,計劃在該國建造俄羅斯核電站,並將訪問白俄羅斯和伊朗:說得客氣一些,這兩個國家都不一定是美國的最緊密盟友。
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丁刻意掩飾自己對到訪嘉賓-查韋斯的過分友好。本周末,這位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將與美國總統布希舉行會晤。其目的在於,成為受到華盛頓平等對待的夥伴。普丁的這一目的是根本無法實現的。然而,歷史的車輪不會倒轉。如今的俄羅斯早已不再是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其它大國早已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也要求獲得人們的尊重和承認,尤其是中國。
即便俄羅斯不再是超級大國,也擁有足夠的影響力,給美國造成損失,而且不僅僅是通過向委內瑞拉和中國出售武器。所以,布希應更多地顧及俄羅斯的利益。眾所周知,為了更快地在科索沃問題、限制伊朗影響力以及在國際反恐鬥爭中尋求明智的長久解決方案,沒有俄羅斯的介入是根本不可能的。而這絕不能只限於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中。
反之,莫斯科也要盡量滿足美國人和西方人提出的要求,遵守最起碼的人權和新聞自由。相互為敵的後果將導致雙方都成為輸家,更多地顧及對方的利益則有助於雙方的共贏。也許明年都將離任的布希和普丁根本無力邁出重新開始的步伐,果真如此,這一重任就尤其落在了其後繼者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