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處決是對法律的譏諷
2015年4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最近幾個月,全世界爭取取消死刑的鬥爭矛頭都對准了印度尼西亞。此次對8名毒販的處決比以往任何死刑案例都更能證明這場鬥爭是多麼的緊迫。國際大赦組織稱死刑"殘忍、不人道和有辱人格。"這不僅僅是因為處決的方式,而且也是因為處決前犯人經受的精神折磨。現在被處決的毒販,在其案例受到法庭審理之後,已經連續數月忍受著這種近乎於酷刑的精神折磨。在被執行死刑之前,他們連選擇一點精神支持的權利都遭到拒絕。
死刑沒有威懾力
處罰的意義在於能夠帶來明顯的收效。毒品走私團伙的頭目陳志輝(Andrew Chan )和蘇庫馬朗( Myuran Sukumaran)10年前就被判決。據人們所知,之後二人在監獄中已經悔過自新。然而,印尼總統維多多完全忽略這一點,仍然拒絕了他們的大赦請求。這表明,在對毒販執行死刑的背後,隱藏著某種政治動機。
事實一再表明,死刑沒有威懾作用。難道實行死刑以來,印尼的毒品走私活動就停止了嗎? 沒有!恰恰相反的是,毒品走私不僅沒有停止,甚至還增加。普遍的貧困是真正的問題所在。而解決貧困問題要比槍斃人困難得多。
然而,維多多不僅沒有拿出如何解決印度尼西亞毒品走私問題的方案,而且還利用此次處決和進一步的威脅,在政治上嘩眾取寵,大打民族牌。作為第一位沒有受到蘇哈托專制年代影響的印尼總統,維多多本來有機會不顧反對黨的壓力,借這個獨特的機會來證明自己是人權和公民權的朋友。他本可以暫停其前任2013年重新恢復的死刑,或者徹底廢除死刑。但他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認為拒絕寄予寬大處理說明其態度堅決。然而,只有在公正和合理的司法體制下,這種論點才有用。
政治影響力
反對死刑的一個最強有力的論點是,法院會出現失誤,常常不能對被告進行公平的審判。幾天前,從前的一位辯護律師披露了審判進程背後的交易。據說,為了將被告的死刑判決改為20年有期徒刑,辦案法官要求支付13萬美元。這顯然是一名外國死刑犯在印尼的價值。不久後一名所謂半政治層面的更高一級的官員涉入此案,並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執行死刑。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印度尼西亞根本沒有法制,並且再次表明,窮人比富人,外國人比印度尼西亞人面臨著更多的死刑威脅。
維多多的雙重道德標準
維多多曾設法挽救一名在沙烏地阿拉伯被判處死刑的印尼人免被處決,這一事實更加削減了他的可信度。顯然,他主張死刑只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
此次印尼處決毒販引起的憤慨將延續多年。該事件給印尼與死刑犯原籍國之間的關係所帶來的政治損失是巨大的。特別是澳洲曾竭盡全力挽救其公民免被槍決。然而,所有的努力並不能給死者的親屬帶來安慰。唯一能夠給我們大家帶來一點安慰的是,維多多堅持處決毒販的立場引起了多麼大的抗議浪潮。人們只能期待該事件最終成為全球反對死刑的鬥爭的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