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藥誕生60年 「神藥」推動性解放
2020年8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藥片雖小,然而作用巨大。1960年8月18日第一批避孕藥在美國上市時,曾經轟動一時。一年後,避孕藥在西德上市,又過了四年之後,前東德也有了避孕藥。製藥工業最初是將其作為作為一種治療月經不調的藥物,而且僅適用於已婚婦女。僅在包裝盒內服用說明的末尾標明其最重要的功能:也可以防止受孕。字體很小,小得很容易被忽略。
避孕藥的另一個"副作用"遠遠超出了其醫學作用,也就是它所帶來的社會爆炸力。從長遠來看,這種新的避孕方法第一次使性生活與繁衍後代分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男歡女樂。這種藥比此前的任何輔助避孕手段都更簡單和更可靠。它使婦女新有了一種可以掌控自己身體的能力,使她們能夠更獨立地享受性生活,而且徹底改變了她們的生活。
作家和女權活動家愛麗絲‧施瓦澤(Alice Schwarzer)在第二德國電視台的一次採訪中回憶說,當年,人們對意外懷孕的擔憂伴隨著整個性生活。
施瓦澤說,對於一位有責任心的婦女來說,在這方面她會非常謹慎。 "人們都知道墮胎本是不允許的,而且也聽說過有關婦女因大出血而死的傳言。"因此,即便不是出於道德上的考慮,僅因害怕也人們也不會去墮胎。" 60年代上半葉避孕藥上市時,正值我的青春年華。避孕藥讓人們徹底獲得性解放。這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相信,所有人都為此感到興奮,願意嘗試這種神奇的藥。"
醫生警告 教宗禁止
在此之前,所謂的"三K",既孩子(kinder)、廚房(küche)和教堂(Kriche)決定了德國婦女的社會角色。在戰後保守的德國社會,婦女對自己的生活沒有自決權。要想改變命運,阻力極大,甚至就連醫生都堅決反對。醫學史學家羅伯特‧尤特(RobertJütte)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回顧了1964年的《烏爾默宣言》。當時約有200位醫生通過該宣言發出警告說:"如果做愛不要結果,將帶來嚴重後果"。這位前羅伯特‧博世基金會(Robert Bosch Stiftung)醫學史研究所所長強調:"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著一種很專制的意見,就是要限制避孕。"
避孕藥遭到教會的強烈反對。 1968年7月25日,當時的教宗保羅六世在《人類生命》通諭中譴責了通過人工避孕進行節育的做法。教皇指出,這些行為將促進婚外性生活,導致"道德約束普遍減弱"。對於虔誠的天主教徒來說,這是禁忌。
"要愛不要戰爭"
然而時代不同了。舊的社會秩序已經崩潰,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增加了人們實現自我和個人自由的願望。性革命取代了舊的傳統意識。"要愛不要戰爭"(make love not war)的自由性觀念是導致西方學生和年輕人1968年掀起抗爭運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如此公開和頻繁的更換伴侶,這一現象前所未有。當時學生反抗運動流傳著一種說法:"如果你和同一個人睡過兩次,就已經是傳統派啦。"不過醫學史學家尤特不希望高估避孕藥的作用。他認為導致這一發展趨勢的不是避孕藥,"而是時代的潮流"。
渴望無激素避孕
在德國,避孕藥一直是最廣泛使用和最安全的避孕方法。雖然要由醫生開處方,但是對22歲以下的年輕女性,醫療保險公司承擔這筆費用。對於22歲以上的婦女來說,藥費也不成問題,服用半年的避孕藥,繳費還不到30歐元。
但是現在,避孕藥又開始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斥。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不再希望干預自身的荷爾蒙分泌。婦科醫生施托克(Gabrielle Stöcker)向德國之聲證實,最近五、六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使用無激素的避孕方式。"她說,避孕藥雖然有很好的避孕效果,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
因此,施托克反對製藥公司將避孕藥美化為生活時尚品和美容產品,比如稱避孕藥有減肥潤膚等作用。但是對可能形成血栓的危險通常隻字不提。這位婦科專家說,如果僅看廣告,得到的印象是,"避孕藥是一種美容產品,沒有風險"。 "顯然易見,避孕藥的副作用或併發症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並非首選
2018年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BZgA)對成人避孕行為的一項調查報證實了施托克的觀察結果。調查結果表明顯示,避孕藥和避孕套仍然是最重要的避孕工具,分別佔47%和46%。與2011年以前的調查相比,避孕藥的受歡迎程度下降了6個百分點。避孕套使用率卻增加了9個百分點。當然,預防愛滋病和其他性傳播疾病在其中當然也起了作用。
和德國一樣,避孕藥在其他歐洲國家也受到歡迎。然而根據聯合國最新的統計數字,在全球範圍內最常用的避孕方法是婦女進行絕育手術。儘管從醫學上講,男性做避孕手術要容易得多。去年,23.7%(2.19億)女性做了絕育手術。男人使用了1.89億個避孕套位居第二,1.59億婦女使用子宮內置避孕器排名第三。1.51億婦女服用避孕藥,僅排名第四位。
貧窮國家依靠絕育手術
在全球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由於基礎設施或財政困難等原因,避孕藥供應難以保障。因此,每天需要服用的避孕藥達不到效果也就不足為奇。
醫學史學者尤特認為在這些國家婦女通常處於從屬地位也是避孕藥不普及的原因之一。她說:"同時,也不能忘記伊斯蘭國家對女性的壓制。這些國家基本上是反對避孕的。這是社會、經濟和政治因素的綜合反應。"
尤特指出,在這些國民生產總值最低的國家中,"有28%的婦女使用避孕藥"。鑑於這些國家的醫療體系,"婦女進行結扎或放置宮內避孕器等長期避孕方法比避孕藥佔的比例更大"。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