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11 Rückkehr D-Mark
2011年1月15日過去一年從哪裡結束,新的一年就從哪裡開始。在新年講話中,德國總理梅克爾就告誡說,歐洲目前正處在一場嚴峻的考驗中,必須要讓歐元變得強大起來。
2011年,歐元國家的新舉債將創新高,總計達5600億歐元。匆忙出台的希臘和愛爾蘭援助計劃沒有讓金融市場安心,相反,它向負債纍纍的歐元國家債券索要更高的風險金, 並對葡萄牙和西班牙將成為下一個瀕臨破產的國家下賭注。柏林金融學家馬庫斯‧科貝爾(Markus Kerber)說:"最遲至西班牙,我們的金融承受力就會達到極限。"
科貝爾呼籲積極討論一旦歐元貨幣聯盟現有形式失敗會有哪些選項。一些德國經濟學家已經在談論是否該重新引入馬克了。
達姆斯達特經濟學家福爾克‧尼奇(Volker Nitsch)是著名的歐元樂觀主義者。他不希望歐元貨幣聯盟崩潰,但也不喜歡政治家把歐元描寫成唯一的選項,一旦崩潰,後果就無法承受。他說:"問題在於,人們以此為由把一切都熨燙平整,為維護歐元貨幣共同體存在的每一步做辯護。他們說,以此帶來的費用是不可估量的,相比之下,貨幣共同體只是較小的問題。但我不贊成這樣的論點。"
重返馬克弊大還是利大?
尼奇對二戰後的諸多貨幣共同體進行了研究,他的結論是,崩潰的貨幣共同體比新成立的多。1948年到2007年期間,總共有69個貨幣共同體解散,但相關國家並沒有因此崩潰。 著名美國經濟學家巴瑞‧易臣格瑞(Barry Eichengreen)曾在2007年就研究過歐元區的分裂或者終結,他認為,德國重新引入馬克並不會使自己陷入金融危機。
引入新的貨幣或者說重新引入老貨幣將帶來巨大的費用,這一點毋庸置疑。首先這會帶來技術上的費用,比如印鈔票,鑄幣,將自動取款機、售貨機和收銀台重新調整為使用馬克結算。尼奇認為,這些一次性費用其實可以忽略不計。難點在於匯率。這是重返馬克的反對者們最喜歡的武器。他們說,馬克會大幅升值,出口將變得昂貴,會毀掉依賴出口的德國經濟。但尼奇並不這麼看。他說:"德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如此強大的競爭力,長期而言,貨幣堅挺的費用是一目瞭然的。一些產品只有德國才生產,即便重新引入馬克,也不會影響對其的需求。"
此外,馬克升值會讓進口變得便宜。由於40%的德國出口商品基於進口半成品,因此將部分抵消匯率帶來的不利面。
對許多德國人來說,重新引入馬克所帶來的費用和損失與德國為解決歐元危機而投入的數目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麼。迄今為止,德國為拯救希臘和愛爾蘭出資300多億歐元。經濟學家,著名的歐元批評家威廉‧漢克爾(Wilhelm Hankel)在寫給梅克爾的一封信中說,"德國在往一個無底洞裡扔錢。"
歐洲一體化進程恐倒退
他認為,本著"長痛不如短痛"的原則,德國可以承受重返馬克的後果。 但是,歐洲一體化的政治藍圖該怎麼辦呢?如果德國作為最大的歐元國家開小差的話,這一進程會倒退數十年嗎?對此,尼奇的回答是肯定的:"歐元的引入不是孤立的,這是一體化長期進程中的一步,是取消貿易壁壘,政治上互相接近,建立內部市場的結果。如果共同貨幣是一體化的一步的話,那麼一體化進程會陷入停頓。"
德國是否該接受這樣的後果,對此,尼奇不願評論,他說,這最終是一個政治考量的問題。
這也是經濟歷史學家的普遍認識。因為貨幣聯盟的建立和終結總是基於政治原因。
作者:張丹紅 譯者:樂然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