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不再 香港對大陸失去誘惑
2017年6月2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小吳還是個少女的時候,每年都和自己的閨密乘火車從大陸到香港去好幾次,在那裡買衣服和名牌皮包。
不過現在,這位居住在深圳的23歲電腦程序員覺得,香港在回歸中國20年後,對許多大陸居民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中國貨現在跟進口貨一樣好,甚至更好",小吳現在更願意在深圳的家中網購。"這裡到處都有很多新建築、購物中心,設計得也很好。還建了很多公園和地鐵線。去年深圳蓋的摩天大樓比美國和澳洲加起來還要多。"
在香港主權回歸20年後,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大國,自己擁有充滿活力的消費和文化產業。在北京和上海,品味和檔次不俗的酒吧、餐館鱗次櫛比,出現了前衛的藝術區,購物中心更是如雨後春筍,這讓土地空間受到限制的香港相形見絀。
1997年至今,中國已從世界第7大經濟體躍居第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香港的排名則從第24位滑落到第33位。雖然大陸的進口稅仍比香港高得多,但以前到香港著名的廣東路上的奢侈品旗艦店購買名牌的大陸客,現在會改去巴黎或紐約掃貨。
近年來,到香港的大陸遊客數量持續下降,2016年就同比減少了近7%。去年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張,吸引數百萬遊客,也讓香港迪士尼的客源分流。
連香港的文化產業也漸漸在大陸"敗下陣來"。而在1990年代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港片曾風靡大陸影院。"香港的電影和音樂漸漸退出了我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多種多樣的大陸製作的音樂和娛樂節目",一家國企的貿易經理李先生對法新社說:"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縮小了大陸和和香港之間的差距。"
與此同時,中國試圖在從經濟到政治、從教育到媒體等各個方面對香港社會施加影響。這讓一些香港人對這個城市的"大陸化"越發不滿。有人覺得這是北京收緊對香港控制、削弱其自我認同及自由度的一種手段。2014年由香港學生帶頭、要求民主改革的大規模抗議運動也反映了這種擔憂。
其結果之一是,經常到香港的大陸遊客現在也感到自己不受歡迎。小吳最近一次在香港時,在地鐵上聽到了對陸客的公開批評,大為震驚。"我會講粵語,他們還是對我很不友好"。香港人抱怨大陸客的一些舉止"不文明",像"暴發戶"。
"陸人"和"港人"的矛盾成為大陸網路上的一個熱門話題。在網路問答社區"知乎"上,有1400人對"為什麼到香港購物的人越來越少?"發帖回答。一位劉女士說,很喜歡香港的商鋪和餐館、覺得那裡公共交通便利、人也很友好。但最近一次卻感到氣氛變了,一些年輕人會"盯著我看"。她說自那時起,再看香港的新聞就覺得很怪異,"充滿了敵意"。
儘管如此,每年仍有數千大陸居民來到香港求學或工作。急切尋找投資或轉移資本機會的中國人的到來讓本來就寸土寸金的香港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
這也是中國人海外投資、移民大潮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們到處尋找清潔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和更好的發展機會。北京媒體學者喬木對法新社表示,香港對大陸人的吸引力確實在減弱,但許多人仍希望到香港接受教育,因為他們感覺那裡更安全。"人們仍然渴望生活在一個自由的社會。"
葉宣/石濤(法新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