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塑”— 海洋垃圾“变”艺术装置
2024年12月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庙岛群岛的一片被遗忘的海滩上,乌云密布,艺术家傅俊生(Fu Junsheng 音译)在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中穿行,寻找创作灵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而庙岛群岛--作为一个小众旅游目的地--正处于几个经济发达的东部半岛的交汇处。
每次风暴都会将一波一波的漂浮垃圾冲上群岛的白色沙滩。八年前,傅俊生决定将这些垃圾作为他艺术创作的媒介和想要传递的信息。
"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忽视了自然,有时甚至是完全忽视了它," 傅俊生在他的工作室向法新社展示用海上塑料垃圾新创作的作品时说道。
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由将近900只人字拖组成,陈列在他创作的海景油画前。
"(海洋垃圾)承载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承载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他说道。
傅俊生收藏的最古老物品是一包来自1993年的方便面袋。
尽管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超过30年,它依然完好无损,几乎没有腐烂降解的迹象。
"(这样的物品)不会消失,而是会分解成微小的颗粒,最终被海洋生物吞食,最后又被我们吃进体内," 傅俊生解释道。
"这个过程肉眼是看不到的。"
庙岛群岛位于朝鲜半岛对面。本周,来自世界各地的谈判代表聚集在韩国釜山试图达成一项旨在遏制塑料污染的国际条约。
傅俊生在海滩捡垃圾的过程中发现过来自韩国的打火机和咖啡瓶。
"海洋生态保护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共同努力,"他说。
"这不是一个局部地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广泛的、全球性的问题。"
在青岛附近上大学时,傅俊生对1980年代末以来中国快速城市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产生兴趣。
如今,中国工厂生产的塑料数量居世界首位--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塑料产量高达7500万吨。
根据官媒数据,虽然中国并不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污染国,但其14亿人口在2022年共产生了6300万吨塑料垃圾。
其中大部分被回收、填埋或焚烧--各占约30%--还有7%被直接丢弃。
傅俊生认为,虽然完全禁塑不现实,但关键在于以一种"更可控、更精确的方式"使用塑料。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90%的塑料没有被回收利用,每年有超过2000万吨塑料泄露进环境中,且往往都是在使用几分钟后就被丢弃。
"人们往往从个人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但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他说道。
多年来,傅俊生收集了无数物品--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如儿童玩具、气球、牙刷和瓶子。
他的目标是让公众意识到海洋污染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他在网上发布的一件作品,是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碎片拼成的一道彩虹;另一件作品则是一个被憋了气的充气娃娃,周围摆了几十只五颜六色的橡胶手套。
还有一个展台上摆放了一排用过的化妆品和洗护用品。
"这些产品的本意是为了让我们用了之后变得更干净、更美丽," 傅俊生说。
"但它们最终往往流入海洋,污染水源,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最终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不再美丽。"
(法新社)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