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会被“出卖”吗?
2011年11月1日针对欧盟争取中国投资所引起的批评,《每日镜报》(10月30日)和《时代周报》(10月3 1日)发表题为"有关向中国'出卖'欧洲的告诫是无稽之谈"的评论。
这篇评论写道:"一年以来,欧美的经济界领袖赞扬中国政府是最危难之际的救星。西方金融业引起战后历史上最严重的衰退之后,是中国的经济决策者用全球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刺激经济计划促进需求,从而让危机国家避免发生最糟糕的事情。中国的繁荣尤其给德国工业提供了特殊的增长机会,让危机在这个国家没有留下严重的后果。
"可是现在,当欧元区政府向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争取贷款援助以解决债务危机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对许多人来说突然成了威胁。"
“就像德国康采恩在全球扩张一样”
评论说,"大众通俗媒体警告说,欧洲行将被出卖给中国。德国最后一位民族经济学家汉斯·韦尔纳·辛(Hans-Werner Sinn)甚至声称,中国央行可能参与欧元救助基金将使欧盟'在政治上产生依赖',并且给中国人'打开一扇商品入侵的大门'。"
评论指出:"此话听起来有理,可是却与现实完全不符。 因为所谓的依赖性早就出现了,它存在于两者之间,是相互的。因为在欧元国家现在迫切需要中国贷款的同时,欧盟对中国也同样不可或缺。毕竟欧盟是中国最重要贸易伙伴,每年从中国购进大约2600亿欧元的商品和服务,比美国还多。因此,北京政府对欧洲的经济稳定有着固有的兴趣。同时,由于进入了欧洲康采恩的生产链条,中国在与欧盟的贸易中每年获得大约1700亿欧元的顺差。因此,中国银行和企业至少将这样获得的收益的一部分投资于欧洲债券和公司,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这个背景下,告诫不要讲欧洲'廉价出卖'给中国是无稽之谈。北京央行的欧元债券仍然远远低于积累起来的贸易顺差。到去年底,德国企业的对华投资是中国对德国投资的17倍。对整个欧盟来说,比例也是将近10比1。就这点而言,现在中国投资者越来越多地收购欧盟企业,从沃尔沃到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不过是双方经济密切交织的自然结果,就像德国康采恩在全球扩张一样,而不是征服欲望的表现。"
欧盟更需要中国
《世界报》10月31日则认为,为了给欧元拯救伞筹得足够的资金,欧盟别无选择。借钱者除了在贷款条件上可以大大要价外,"也会要求政治上的让步"。"对欧洲来说这是铤而走险,最终将导致欧洲人对名声可疑的投资者的依赖增加,世界政治秩序中的砝码还会更快地朝向原本已经有利于中国的方向移动。"
奥地利《信使报》(10月31日)也断定,"欧洲更需要中国而不是反过来。当欧元区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试图打消这个印象时,欧元拯救伞负责人则在北京争取让中国人购买欧洲债券。……"
摘编:林泉
责编:叶宣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