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进军德国――中国家电品牌路漫漫而修远

亭子2007年9月3日

作为业内重量级的消费电子展之一,柏林消费电子展自然吸引了世界众多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的目光,更有不少厂商都选择在此发布最新产品。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在柏林消费电子展上登台亮相,更是开拓德国以至整个欧洲市场的重要契机。在本届柏林消费电子展上,来自中国的海尔,海信,长虹等消费电子生产商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强力推介自己的明星产品 。长虹甚至在自己的展台前搭起了乒乓球台,寓宣传于娱乐。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特约记者发来如下现场报导。

https://p.dw.com/p/Bb0h
夏普新花图像来源: AP

对于不少中国消费电子制造商来说,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发展目标之一,而欧洲市场也成为他们目标的重中之重。能在发达国家的消费电子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特别是能在欧洲这样重视创新的市场分得一杯羹,不仅是企业实力的象征,更是对企业研发能力的证明。对大部分中国制造商来说,进军欧洲市场,特别是德国市场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由于大部分欧洲发达国家的消费电子市场已经相对饱和,特别是传统的白色家电,普通家庭的占有率已经相当高;而在德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也比较高,一旦消费者认准一个牌子,就很难说服他尝试新的品牌。所以,如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就成为中国厂商进军德国市场的首要问题。另外,要在一个相对饱和而成熟的市场立足,对于来自中国的新兴品牌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而最近德国媒体热炒的关于“中国制造”质量问题的报道,更让中国品牌在当地市场艰难的拓展雪上加霜 。对此,海尔德国分公司经理孙叔宝认为,“中国制造”的质量究竟如何,消费者心中自有评判。但是既然出现了这一系列问题,批评“中国制造”抄袭也好,质量不达标也好或是环保问题也好, 中国企业确实要从自身找原因,维护“中国制造”的声誉;同时,媒体的铺天盖地的报道的确有失偏颇,以偏概全,有借题发挥之嫌,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很不公平。

相比日韩,台湾企业,中国大陆的消费电子制造商进军德国市场时日尚浅,品牌知名度在终端消费群中比较低。目前大部分中国制造商都采取了为其他欧洲厂家代工贴牌的策略,积累经验。长虹、海信等企业在欧洲设立的自己的生产基地,准备待时机成熟时,推出自有品牌。同时,中国制造商也逐渐意识到研发的重要性,海信甚至在荷兰成立了自己的科研中心,强调企业的对研发的尊重。海尔更是看准德国中高端消费群,试图摆脱“中国制造”的廉价形象,要以创新取胜。

目前,“中国制造”在德国乃至整个市场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声誉问题。固然这其中有欧美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素作怪,然而最终还是因为中国企业自己把关不严,没有形成良好的生产安全控制机制。要想冲出国门,走向海外,“中国制造”面临重重困难。但是,从日韩企业的经验看来,“中国制造”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 如能及时进行产业升级, 树立自己的品牌,指日可待。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