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武器贸易维护人权
2012年7月1日全球目前一共有将近9亿支轻型武器,平摊到世界人口上,相当于每8个人就拥有一支枪,包括儿童。虽然机关枪和手枪的杀伤力远远不及核武器和导弹,但是由于发出的子弹不计其数,所以它们才是真正的大规模杀伤武器。7月2日,联合国将在纽约就设立轻型武器的贸易限制开始进行谈判。各国虽有望达成共识,但仍有个别国家不希望自己的军火生意受到影响。
平均每年都有超过60亿美元的财富转化成为坦克和枪支。这些武器主要来自美国、印度、英国、巴西、法国、墨西哥、德国和南非,当然也来自俄罗斯与中国。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是所有轻型武器中的"杀戮之王"。其中AK-47型号步枪甚至还被画到了莫桑比克的国旗上,而且在非洲,人们甚至会给男孩子取名叫"卡拉什"。对于原产地俄罗斯来说,这种步枪当然是一笔招牌生意。然而,研究显示:每年有20万到40万人死在轻型武器的枪口下。
武器在谁的手里是关键
"侵害人权的行为往往是通过常规武器进行的,比如坦克和手榴弹,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手枪和步枪",大赦国际的史匹斯(Katharina Spieß)表示。她还将代表该人权组织参与联合国在纽约关于限制武器贸易的谈判。"这并不是裁减军备的问题,关键在于控制。武器贸易本身并不是什么罪行。但是当武器落入错误的人手中,就会导致悲剧上演。"史匹斯提到了苏丹为例,还有俄罗斯向叙利亚输送武器:"不管你信不信,这些武器买卖都是合法的。"
大赦国际、乐施会(Oxfam)等其他组织希望这条"黄金规则"能够成为全世界遵守的义务,那就是:"只要存在武器可能被用于侵害人权目的的危险,那么就应该禁止这一武器贸易。"此外,还应该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以保证这些规则不会成为一纸空文。类似的规则其实早已在欧盟内部实行,但是最大的军火商并不在欧洲。虽然德国的武器销售额也高达数十亿以上,但是专家认为,向北约盟国出售一艘军舰和向一个非洲军阀出售数千支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相比,这两种军火贸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久前,德国向以色列出售潜艇的决定引起争议。自从伊朗核争议升级,德黑兰以封锁石油运输命脉霍尔木兹海峡相要挟之后,以色列就多次发出要军事打击伊朗的威胁。在这一背景下,德国坚持对以军售的做法引起了德国知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批评,他发表了一首诗对此予以抨击,结果自己也成为舆论争议的众矢之的。
各国缔结一部监督协议的希望是有的。乐施会的林德纳(Robert Lindner)指出:"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而是怎样制定规则。也可能最后各国只在最微弱的声明上达成一致。"一些国家虽然原则上支持协议的签署,但是反对任何有可能限制主权的条款。
欧洲本来就有武器贸易限制
林德纳认为,即使最终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参与,这部协议还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比如禁止地雷的国际公约,虽然最大的地雷生产国都没有签署,但这部协议仍然帮助减少了全球的地雷使用。
不过,德国军备专家克劳泽(Joachim Krause)则抱有更大的怀疑。这位基尔大学的教授指出:"假如最大的几个军火贸易国家不参加,一部协议可能也会问世。但具体的效力就非常有限了。"他认为,最后的结果可能无非就是,遵守一些特定准则的国家数量会增多。而对于德国来说,这部协议并不会带来多大改变:"德国本来就是最遵守纪律的国家之一。如果这部协议问世,最终也就是将那些原本已经适用于欧洲的标准变成国际性约束条款而已。"
来源:德新社 编译:雨涵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