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gendwo in Afrika: 一个犹太家庭的非洲情结
2002年1月5日说起二战时的犹太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葬身在集中营的无辜者,成千上万。可是,那些逃脱纳粹种族大清洗,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呢?
除了庆幸不幸中的万幸,无家可归到底是何种切肤之痛呢?德国女导演卡洛琳-林克斯在她的新片 “ Nirgendwo in Afrika ”作了阐释。
“肯尼亚,1937年12月2号。我亲爱的耶特尔!我能想像此时你收到这封信时会是多么激动。可是我请你一定坚强起来!内罗毕的犹太人团体已经答应,支付你和孩子移居肯尼亚的费用了。等了六个月,现在终于可以让你和孩子随我之后来非洲团聚了。 ”
影片在这一段旁白中拉开了序幕,这是瓦尔塔写给妻子的一封家书。恶梦未始之前,瓦尔塔一家过着富裕殷实的生活,瓦尔塔是法官,是犹太人。纳粹的反犹风声越来越紧,瓦尔塔提早逃离德国,来到非洲肯尼亚的一个荒凉农庄里,在英国农场主的手下讨生活。
妻子耶特尔领着幼女随即来到这一片陌生,干燥酷热的荒原,随身带来的精美瓷器,本不打算打开包装,想,这不过是暂时的逗留。就如她将身边仅剩的500多马克买回一件精美的晚礼服的举动,平素被富裕生活娇惯的耶特尔没有想到流亡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 这儿可不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耶特尔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反应就是“ 这儿可不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丈夫能更冷静地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可是一个博览群书的法官在无情的自然面前,成了一个无用武之地的人。家庭的命运在时代,地域的背景下无声地上演了。
影片改编自斯坦芬妮-茨维格的同名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瓦尔塔和耶特尔的女儿瑞基娜的视角,来描述非洲的流亡生活。
导演卡洛琳-林克斯细腻,沉静地叙述着家庭的冲突,文化的冲突。而且,在影片中向观众展示了犹太民族并非只是受到纳粹的迫害,即便在英国农场主面前,他们也只是“可恶的难民”,女儿瑞基娜所上的寄宿学校里,校长在惊叹孩子聪慧时,嘲笑犹太人除了钻在钱眼里,还会干点什么。
导演不置可否,只是静静地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