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以萨达姆下场为鉴,金正日恫吓美国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4月25日

朝鲜又一次尽可能地展示了其令人难以捉摸的禀性:还在秘密谈判期间,它便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对美国的战争威胁。平壤的原话是,华盛顿将在发起进攻时遭受“致命的打击”。

https://p.dw.com/p/3Z7x
金正日不想成为下一个萨达姆图像来源: AP

北京三方会谈曾一度宣布提前结束,但又得以继续进行。似乎这些还不够,根据美国方面透露的消息,朝鲜最后还标榜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并且有权进行试验、输出、甚至在必要情况下使用核武器。

目前几乎不能客观地判定,上述情况究竟与事实相符,还是朝鲜为在谈判中获得最佳结果而发出的恫吓。无论如何,平壤最近发出的威胁无异于玩火。这不仅仅是因为一旦美国做出相应的回击,这样的威胁往往会依照自己的危险逻辑继续发展下去;也是因为,地区军备竞赛将更加独立贫困的朝鲜,而且长远看来,还将把它推上财政崩溃的边缘。

朝鲜从伊拉克战争中吸取的教训是:为了保护自己不遭受进攻,必须进行军事恫吓。如果平壤为此求助于核武器,这样的选择所遵循的逻辑恰恰是一些大国数十年来所采取的一种牵制手段。但是,时代变化了。如今人们无法知道,美国政府中的一些政治家究竟敢在多大程度上铤而走险。而朝鲜半岛局势的升级,也绝不符合平壤传统的盟友中国的利益。中国有着足够的自己的问题,因此需要的是稳定的局势。

正是要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今后的谈判,因为有一点是清楚的:核武器并不能取代潜在的投资者,至少长期看来是不能的。朝鲜的共产党政府要想在经济和政治上继续存在下去,必须依靠来自外部的援助,而这些援助则必须加以前提条件的限制。除了迄今在朝鲜核危机中低调出现的美国外,朝鲜的强大邻国中国也应义不容辞。如果说这一地区还有人可以向平壤政权指出其应该遵守的分寸,那就是北京了。即便出于自己的利益,北京也应该施加影响,遏制朝鲜核危机造成的威胁。

北京谈判提前结束,相约继续敞开外交大门

4月25日上午,美国方面代表、助理国务卿凯利以及朝鲜代表、外务省美国局副局长李根分别同中国外长李肇星举行了单独会晤。之后,三方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谈,便提前结束了北京三方会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则公开表示,朝鲜方面不应简单地离开谈判桌。现在平壤显然已经明白,美国及其盟友是不会被恐吓所吓倒的。他说:“我们不会被吓倒,也不会对恐吓做出回答。我们需要做的是消除威胁,帮助朝鲜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被问及美国是否考虑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时,国务卿鲍威尔面对华盛顿亚太理事会代表做出的回答是模棱两可的。他说:“我们将继续保留所有的可能性。不过布什总统相信,可以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找到和平解决危机的途径。”

鲍威尔再次强调说,最终目标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这关系到所有国家的利益,比如邻国韩国、中国,俄罗斯以及国际社会。朝鲜核危机不仅仅是一个朝鲜和美国之间的双边问题。

今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告诉路透社记者说,“这次北京会谈是开始解决朝鲜核危机的一个良好开端,各方同意,通过外交渠道,就继续会谈进程保持联系。 ”

不过,刘建超并未就美国在三天会谈中对朝鲜方面声称已经拥有核武器做出何种反应透露任何消息。北京会谈后,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也没有立即就此进行公开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