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209 UN Klima
2009年12月28日哥本哈根峰会之所以没有以彻底失败写进历史,主要是因为耍了一个小小的手腕。在会议结束时,筋疲力尽的各国会议代表们"注意到"了有一份闭幕文件。按照联合国的规则,会议代表们本来应该就这份文件进行表决。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会场上演的一幕幕清楚表明,这样下去是行不通的。
峰会必须要"减肥",这是波茨坦气候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奥特玛.艾登霍弗尔提出的要求:"哥本哈根之后,我们当然要承认,目前的联合国体制和国际外交在气候问题上就是失败了。这次大会准备得不好,在主持谈判过程中犯了很多严重策略和战略错误。哥本哈根大会的谈判从一开始就显示出迹象,发展中国家会被边缘化。这在联合国的框架内根本行不通。"
问题是,要想达成一份全球性协议,就绕不开联合国的程序。实际上联合国也取得过成功,例如"京都议定书"就是联合国主导产生的,而且是在没有美国配合的情况下。它的前身是1989年1月1日生效的蒙特利尔臭氧层保护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照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在气候保护上则是另一回事。在哥本哈根,解决方案却很明显遵循的是另外一种思路:25个国家和政府的首脑尝试拿出一个可行的协议文本。虽然这一努力失败了,但这让人想起G20这种由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组成的峰会模式。金融危机明显提升了G20模式的价值。
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所长迪尔克.梅斯纳指出:"现在,全部的议事日程都重新改写和大范围地被扩展,因为我们注意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G8峰会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G20的本来的主要任务,即应对国际金融市场问题,现在只成为了议事日程的一个部分。现在,G20的议事日程还增加了气候问题、贫困问题和移民问题等等。可以说它要面对的是国际政治的全部问题。"
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认为G20是解决当前世界紧迫的问题的合理模式。她说:"我们现在有G20,G8或者G5以及在讨论气候保护时提出的所谓的'主要经济体'。我认为,G20应该是一种主导未来的总体模式。这一模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经济强国。"
还有一种合理的方式是加强不同的地区联盟,例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或者77国集团。这些集团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先讨论制定出各自的立场。在哥本哈根,至少欧盟27国的立场是协调一致的。
为了进一步推动世界气候保护政策,应该尽快建立一个联合国下的更强有力的环境组织,就像世界卫生组织那样。这样的话,设在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署就要和设在波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合并。即使哥本哈根以失败告终,联合国也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唯一一个能够通过一个在国际法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机构。
作者:Henrik Böhme / 潇阳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