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阿萨德家族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新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维吾尔族自治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新疆争议”16个月 H&M复现天猫商城
天猫电子商务平台上,瑞典时尚巨头H&M官方商店重新开张。16个月前,因批评新疆发生侵犯人权现象,该品牌被中国众多网络平台和应用程序下架。
上海延长核酸检测规定 海南滞留客分批返家
上海疫情逐渐平息,不过市民仍须进行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直到九月底。而南方省份海南省的疫情仍在上升阶段。西部地区的新疆、西藏也发现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多个区域实施静态管理措施。
海南省感染人数激增 新疆西藏疫情仍处上升期
中国多省疫情持续扩散,挑战当局“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其中海南省目前疫情仍处于高位发展阶段;新疆自7月底至今累计病例已破千;时隔920天没有发生疫情的西藏也破功。
中国驻法大使提“再教育台湾人”惹议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日前在法国节目表示,如果统一的话,要对台湾人民进行“再教育”。此言随即引来国际舆论及有关团体的批评。
习近平20大连任在即 连访香港、新疆为哪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连续视察香港与新疆,背后意义受外界关注。部分专家分析,这两趟出访与习近平之前视察中国其他地区的行程,都是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成员展现他过去几年施政的成果,也为20大寻求第三任铺路。
德语媒体:北京对联合国的命令式语气
《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评论聚焦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新疆之行的后续发展。在一段由非洲儿童大声念出“我是黑鬼,智商低”的视频引发讨论后,《世界报》刊登的评论关注种族主义丑闻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新疆等地再迎极端高温 危及棉花生产
近日在中国,一波波热浪袭来,本周六更是进入了24节气中的大暑。气象学家警告,新疆的持续高温正加速山区冰川的融化,山洪等灾害的风险增加,极端高温也对棉花等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美国务院《人口贩运报告》指中国“一带一路”强迫劳动严重
美国国务院7月19日发布了2022年度《人口贩运问题报告》,根据该报告,中国不仅属于贩运人口问题最严重的第三类国家,强迫劳动也成为了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的“隐性成本”。
澳智库揭露中国新疆外宣成效 哪个地区最买单
澳大利亚智库20日发布研究报告,分析中国政府如何透过多重管道发动与新疆相关外宣,尝试藉此影响各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对其新疆政策的评价与新疆情势的认知。专家告诉德国之声,这些行动在两个地方成效斐然。
路透:中国阻挡联合国发布新疆人权报告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巴切莱特5月访问中国之后,外界一直等待她在8月卸任前,发布其承诺已久的新疆人权报告。不过路透社报道,一封中国信函显示,北京当局正试图挡下这份报告。
跟进美国 欧盟及加拿大拟抵制新疆商品
今年6月美国禁止进口涉及强迫劳动的新疆商品,一名高级官员18日透露,包括欧盟和加拿大在内,也将会实施类似的禁令,这呼应了早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呼吁,他曾经号召更多盟邦和伙伴共同加入抵制新疆商品的行列,把强迫劳动排除于全球供应链。
德语媒体:习近平让维吾尔人为他跳舞
《法兰克福汇报》刊登的评论认为,习近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中华民族的统一者,将现在的新疆视为所谓和谐共处、民族团结的标志。 《南德意志报》则关注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两难。
习近平罕见访问新疆 专家称旨在展示维稳成果
据中国官媒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在新疆“调研考察”。这是他8年来首次访问这个西北边捶地区。这也是习近平数天来首次公开露面。在新华社发布的照片中,习近平未戴口罩,微笑着站在少数民族群众中间。
在华外国品牌道歉频繁,新疆议题是例外
在华外国品牌一般抵挡不住中国民族主义者的进攻,因担心生意,做公开道歉是家常便饭,只有遇到新疆议题是例外。但道歉并不是做生意的保险箱。
德语媒体:德国企业不应低估中国风险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以及对内的高压政策,都为西方同中国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埋下了伏笔。而一旦中西方交恶,经济界将很难全身而退,对此,德国企业也应有所准备。
大众总裁:没有对华业务,德国通胀将更严重
大众首席执行官迪斯接受德媒采访时为在华业务进行辩护,表示若没有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德国的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和就业也会受到影响。他也就大众新疆设厂做出回应表示,新疆工厂不存在强迫劳动。
研究:“对口援疆”如何影响全球产业链
美国用法律方式禁止进口新疆产品,除非能够提供没有使用强迫劳动的证明。但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最近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这一禁令可能对总部位于新疆以外的中国企业也产生影响,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海外公司也要格外小心。
民调:德国多数消费者支持大众关闭新疆工厂
随着媒体对新疆人权现状一再曝光,德国消费者拒绝破坏人权条件下产出的产品的意识也在增强。德国公众甚至赞同关闭大众汽车在乌鲁木齐开设的生产线。
新疆货禁输入美国 布林肯:号召盟邦打击强迫劳动
去年底拜登签署《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预防法》,在6月21日正式生效,未来企业将必须证明从新疆进口的产品不是通过强迫劳动生产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开谴责谴责新疆暴行,并号召更多盟邦和伙伴共同加入行列,把强迫劳动排除于全球供应链。
大众汽车: 全球销售仍低迷 工会质疑其新疆工厂
德国金属业工会要求大众汽车从中国新疆地区撤出,表示该公司必须对侵犯人权的行为“公开表达明确立场”。这显然是在该集团监事会下次会议前向大众汽车管理层施压。
中国行成失败遗产?专家称巴切莱特削弱联合国机制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日前表态不连任,并称新疆报告发布前“将先请(中国)政府过目,征求事实意见”。她的任期仅剩约2个月,报告会否顺利在此之前发布受外界质疑。多名专家指,巴切莱特中国之行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已对联合国机制构成打击。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无意连任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负责人巴切莱特6月13日在日内瓦人权理事会演讲时出人意料宣布,不寻求连任。
欧洲议会称新疆面臨“种族灭绝” 吁禁止强迫劳动商品
在巴切莱特结束被抨击“失职”的中国行后,欧洲议会週四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两项新疆相关决议,谴责北京。与此同时,有消息指出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已组织代表团,要审查中国在疆的劳工政策。
批巴切莱特访新疆失职 数百人权组织促下台
数百个人权团体8日发布联合声明,批评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出访中国期间,协助“粉饰”了中国的人权侵犯行为,并呼吁她下台。同日,37名新疆议题专家也发函表示,巴切莱特的言论与相关学术研究结果相抵触。
“补壹刀”称美外交官承认故意炒作新疆人权 美方反击
与《环球时报》有关的微信公众号“补壹刀”6月5日点名称两名美国驻广州的外交官承认美国故意炒作新疆的人权问题。相关言论被中国政府部门大量转发,中国外交官也在推特上散布有关消息。美国驻华大使馆7日予以反击。
德语媒体:学术自由的界限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德国科学基金会已经叫停了几乎全部德俄两国之间的学术合作项目,此举也引发了德国政界和学术界有关如何同中国这一专制国家开展学术合作的讨论。
德语媒体:投资中国 风险自负
大众公司一项在华投资项目未能获得德国政府的借贷担保,这也是德国政府首次以人权原因拒绝为企业的境外投资计划提供担保。对于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警告信号。
美国“全球宗教自由报告”:中国继续实行种族灭绝
美国发布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批评中国持续压迫新疆维吾尔族人和其他宗教少数团体,还摧毁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场所,报告中也点名沙特阿拉伯、厄立特里亚和缅甸等其他国家,侵害公民的宗教权利。
专访: 大众汽车不会太担忧失去德国政府投资担保
德国大众汽车据报道无法再获得德国政府的在华投资担保,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该公司坚持在新疆经营工厂。大众汽车因此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德国政府的投资担保对于海外经营的德企又有怎样的意义?德国之声专访了一名熟悉投资中国的德国公司法律师。
德语媒体:联合国人权专员成了中国政府的帮凶
为了前往新疆实地考察当地的人权状况,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付出了两年的不懈努力。这也是近二十年来,获准访问中国的第一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
评论:与中国保持批评性对话比以往更重要
维吾尔人在中国受到制度性迫害。德国之声编辑当远认为,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在其新近的访华之行中虽无法独立检视,但保持了对话。
柏林撤除担保后 大众坚持运营新疆工厂
德国政府不再为大众汽车在华投资提供担保,是否会对这家老牌车企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专家认为,尽管短期层面上影响很小,但是柏林政界释放出的长期信号不可小觑。
德语媒体:德国必须重新审视对华关系
无论是新冠测试盒,还是电脑芯片和汽车电池,德国工业对中国的依赖已经越来越明显。但一个专制意味日趋明显的中国,能成为德国值得信赖的伙伴吗?
批评人权惹怒北京? 瑞士媒体:与中国贸易谈判停滞
瑞士媒体报道,北京因瑞士批评其人权问题,而不愿参与更新双边自贸协议谈判。当地有经贸团体表示,不希望瑞士政府对中国人权问题采取强硬态度。
人权团体批巴切莱特“走入中国政治宣传”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周六结束访华行程。在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人权受侵犯时,巴切莱特避免对中国作出批评的态度引起多个人权团体不满。
联合国人权高专称:访问新疆“不是调查”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表示,她在中国充满争议的访问“不是调查”,并坚称她在新疆访问期间没有受到监管。中国官媒报道暗示她支持中国的人权观。
德语媒体:不能用国家恐怖主义来反恐
本周披露的新疆侵犯人权的新证据,在德国不仅仅引起了传统大报的关注。许多地方报纸也连续多日予以追踪。《自由言论报》赞扬德国政府停止为在新疆设厂的大众汽车提供担保,《德国编辑部网络》则指出,就算新疆真有数万恐怖分子,中国政府也不能以暴易暴。
德国贸易政策更重人权 大众投资担保被拒
鉴于新疆人权状况,德国经济部长表示贸易政策将更以人权为先。他透露,一家有新疆业务的德企所提出的投资担保申请未获批。“明镜在线”指出,这家企业正是大众汽车。
德国对华政策:有利可图的伙伴关系走向尽头?
中国压迫新疆维吾尔人,在俄乌战争中支持俄罗斯。柏林希望重新调整与北京的关系。问题是:这一制度性对手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德语媒体: 自由贸易应当排除专制中国
面对中国在新疆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新证据,《世界报》呼吁在现有世贸组织之外打造全新的自由贸易体系,务必将专制中国排除在外。《证券报》则指出,愿意为了自身富足而牺牲别国人权的西方消费者如今越来越少。
海外维吾尔组织召开会议 呼吁柏林制裁北京
在本週曝光的泄密文件揭露中国迫害维吾尔人的最新证据后,世界维吾尔大会26日起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该组织主席呼吁德国政府对中国的行为进行制裁。
德语媒体:西方视而不见助长了新疆的悲剧
围绕中国压迫新疆维吾尔人的最新证据,德语报刊纷纷发表了评论。《商报》指责欧洲政界、商界长期以来对新疆惨状视而不见,反而进一步扩大对华依赖。《奥格斯堡汇报》则呼吁,制裁中国就是帮助维吾尔人。
在新疆问题上沉默 联合国人权高专遭抨击
巴切莱特在中国期间没有就新疆问题进行公开表态,令外界质疑此次访华的意义。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则在积极利用巴切莱特开展自己的宣传攻势,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公室现在对中国官媒的错误引用进行了澄清。
联邦经济部长:德国将改变对华政策 更优先重视人权
在媒体披露中国压迫维族人的新证据后,德国经济部长表示,德国将改变与中国打交道的模式,并致力于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此前德国外长也呼吁针对新疆人权状况进行调查。路透社指出,两人的发言反映出本届德国政府对中国的立场比上届更强硬。
习近平线上会巴切莱特 专家:“联合国访问表演成分居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与联合国高专巴切莱特视讯会晤,据中国官媒报道双方未提新疆。外界担忧,巴切莱特将被中共作为公关工具。专家认为,联合国此次访问表演性质居多。此前一天,国际媒体披露更多中国打压维族的证据引发关注。
各界呼吁调查新疆迫害 北京:美英破坏外交关系
巴切莱特访华期间,国际媒体披露中国新疆再教育营的照片、机密指令等新证据,显示大量维族人遭到关押。西方呼吁对此进行调查,同时也质疑巴切莱特能否对新疆人权进行全面、不受操控的调查。
国际媒体公布中国压迫维族新证据 德外长呼吁调查
国际媒体24日披露一份从新疆公安内部系统外流的文件,其中新疆再教育营的照片、机密指令等文件显示大量维族人遭到关押。德国外交部长周二与王毅通话,呼吁对相关指控展开透明调查。
联合国人权高专访新疆 海外维族人:愿她有所作为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正式出访中国之际,海外维吾尔人持续喊话表示,希望她在出访时,能够有所作为。然而,国际社会与人权组织对她出访的整体效益,仍保持高度怀疑。
巴切莱特抵华 人权团体忧为中国背书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5月23日抵达中国,预计将访问新疆,但预计不会赴北京。人权团体担忧此行可能弊大于利,因为中国可能会藉此进行宣传。巴切莱特访华目的为何?
联合国人权专员能否自由访问新疆?美国表关切
在联合国人权事务高专公布了访华日期后,美国对这次访问“深表关切”,担心中国将限制巴切莱特对新疆地区的访问,同时还批评巴切莱特对这一地区的人权问题“保持沉默”。人权组织担忧中国政府将“操纵这次访问成为公关手段”。
前一页面
第4 页,共28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