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新长征路上的行者

洪沙2008年3月4日

很多人都喜欢徒步旅行,但是有多少人会想到进行一次从北京到德国长征式的徒步旅行呢?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想法太“不靠谱”了。然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恰恰有这样一位勇于将“不靠谱”主意付诸实践的可爱青年。这位在中国留学的德国青年于去年11月动身,目标是步行走回远在德国汉诺威的家。德国之声记者电话连线了这位日前走到西安的年轻人。

https://p.dw.com/p/DHq8
行者雷克图像来源: Christoph Rehage

电话接通后,另一端响起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我告诉他,我是德国之声的记者,听说了他“长征”的事迹,想做个电话采访。这位年轻人说,他现在在西安,手机卡是北京的,全国漫游接听费很贵。我问他能不能找到一个座机。4个小时后,年轻人告诉我一家名叫天龙商务酒店的分机号,采访终于可以正式进行了。

他的名字叫雷克。“打雷的雷,克服的克。”电话另一端的年轻人补充说,“今年26岁,81年生人,按照中国的算法已经27岁了。”这个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话语间还掺杂个“那个啥”“这个啥”口头禅的德国青年是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的学生,两年半前来到中国。两年半来一直在北京电影学院留学。除了学习汉语,他还学习摄影。去年11月9日,在他过26岁生日的那一天,他背着装有帐篷、睡袋、定位仪、手提电脑、照相机,重达25公斤的行囊开始了从北京到汉诺威的徒步之旅。

Christoph Rehage Der Plan
路线图图像来源: Christoph Rehage

徒步之旅对雷克来说并不是第一次。2003年,他在法国巴黎打了差不多一年的工,在准备回国的时候,他突发奇想想从巴黎走回德国的家。“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想的。反正我也没做什么准备,我就买了个睡袋,买了双鞋,就这么走回去了,总共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雷克说,走完全程心里有种很满意的感觉,“你懂吗?这不是一种开心的感觉,因为这不是玩儿,每天走很长的路很辛苦。”

用雷克自己的话说,两年后去北京留学的他有时候还是会做做白日梦。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他突然想到,是不是也可以从北京走回德国。2006年的冬天,雷克开始在头脑中具体酝酿这一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甚至有些疯狂的想法。他开始上网查资料,买书买地图,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研究行走路线。第二年的夏天,雷克决定还是可以试一试走这条新长征路线。

Christoph Rehage
雷克图像来源: Christoph Rehage

恐怕很多人都会问,雷克为什么要“长征”呢?“长征”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雷克说,他打算走这么长的路没有什么目的,如果非要找出一些目的,可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他解释说:“如果我能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走累,就可以了。因为我现在27岁,我现在想,以后还是要成立家庭,找一个媳妇,生一些孩子什么的。但是现在我不成熟,一直想在外面跑,在外面玩。如果我走累了,就可以成立个家。职业方面,搞图片摄影艺术方面不是特别好找工作。我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通过这个行走的过程我拍摄的图片就被赋予一种意义。”

雷克估计,自己这次穿越十几个国家的长征将花费两年多的时间,路上所需费用预计至少达到30万人民币。这笔钱是雷克的爷爷留给他的遗产。为了省钱,他在路边吃大排挡,住十几块钱的小旅店,有的时候甚至住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帐篷里。为了让家人放心,雷克答应不会逞匹夫之勇。他说:“我可以这样走,但是我不能太傻。我可以有勇气,但是不能有那种傻瓜勇气。如果太危险的话,我还是不走。比如说,如果到了戈壁滩无人区之类的地方,我就骑个车或者跟着别人或者啥。总能有办法,对吧。”

Stand header Christoph Rehage
“长征”日记图像来源: Christoph Rehage

雷克在冬天开始了自己的徒步旅行。他说,在最寒冷的季节开始,未来的困难就都不算什么了。他每天都在网上书写自己的博客日记(www.thelongestway.com)。发生了有意思的事就记录下来,什么都没发生就在日记上写“本日平淡度过”。他说,这样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雷克说,如果他的白日梦实现了,如果他真的能走到底,走回德国去,他想把沿途拍摄的照片整理出版成书,或者做成一本日历。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学生,他想在慕尼黑大学把书读完。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雷克特意叮嘱我,不要把他描述成一个英雄形象,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别把我写得太厉害了,太牛了什么的。我没有什么很大的想法,我就这么走,不能走完就不能走完。你明白吗?就把我写得可爱一点普通一点就行了。”电话那端的雷克哈哈地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