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无家可归不等于失去希望

Alexandra Jarecka2007年5月28日

根据非官方数据,德国总共约有八万六千人无家可归。全国只有北威州自60年代起进行了这方面统计,目前大约有一万九千五百名无家可归者。北威州的首府-杜塞尔多夫虽拥有“富人之城”的美名,也无法避免这个社会问题的存在。

https://p.dw.com/p/Ajx1
波恩火车站前的无家可归者图像来源: DW/Kate Bowen

12年前,杜塞尔多夫市一个教会组织启动了一个名为“援助无家可归问题”的工作项目。项目启动以来,杜塞尔多夫无家可归者的人数已由原先的4500人减少到1400人。

众多德国大都市现在都已无法避免无家可归人口的存在,人们将他们与遭人讨厌、受人唾弃的乞丐画上了等号。导致这些人无家可归的原因很多,例如财产被没收、拖欠房租破产、离婚及患病等。

艾尔莎就遭逢了这种不幸:首先丈夫离她而去,其后又因哮喘病而丢了工作,最后流落街头。今天,她获得了一份卖报的工作:胸前挂着一个官方发给的卖报证,站在杜塞尔多夫闻名遐尔的“国王大街”路边,兜售无家可归者月刊“fiftyfifty”。

这份工作使艾尔莎对未来产生了一线希望,她说:“这份月刊有可能让我重新过上正常生活,也就是说:可以租房子住,也许还能找到一份工作,不过这对一个已经52岁的人来说当然会非常困难,但维持最起码的温饱应该没有问题。生活有了着落,才能提升自我价值感,才会觉得自己像个人。”

已成为杜塞尔多夫固定组成部分的这份月刊,总共有三百名销售员,艾尔莎是其中之一。“圣方济会”的修士马太神甫指出,月刊是在12年前创刊的,他说:“我们向无家可归者提供援助已有数十年的时间,例如:为他们指出未来方向,帮助他们建立做人的基本尊严。与欧斯腾多夫相识是很大的福报,我们于1995年共同创立了fiftyfifty这个项目。之所以成立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是,之前所进行的援助工作成效不是很理想。”

“fiftyfifty”是一个独一无二,包罗广泛的项目方案:它最先成立了一个名为“沥青马路-fiftyfifty协会”的公益性组织。几个月之后,出版了每月发行量为4万份的“fiftyfifty”月刊。后来又成立了同属公益性质的“fiftyfifty画廊”,迄今已收到无数知名的画家和艺术家捐赠的作品。

记者出身的月刊和画廊主任欧斯腾多夫自豪地表示:“月刊的名字是一半一半的意思,这一含义从月刊的售价就体现出来:一份刊物的售价是1欧元50欧分,其中一半,也就是75欧分,归卖月刊的无家可归者所有。出版这份刊物的理念,并不仅是为了让无家可归者得到一点儿微薄收入,而是也提供他们一个写作的机会,不少人也都向月刊投递了稿件。对我们来说,积极参与是最重要的;此外,通过办报,让无家可归者的生活恢复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

“fiftyfifty”月刊现在又发展出一个“合作伙伴”模式:也就是每月出版四万份月刊当中的两万份在杜塞尔多夫销售,另外两万份则让杜伊斯堡、埃森、克里菲尔德、波恩及法兰克福等北威州的其它城市销售。

欧斯腾多夫表示:“我们的思考方向虽以经济效益为主,但并不急于扩充现有业务。行销这份刊物的其它城市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例如最近波恩的援助受威胁者协会就主动与我们联系。经过协商后,我们提供月刊封面,内容则由他们自己编写。通过这种模式,双方合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沥青马路-fiftyfifty协会”的收入非常可观:“fiftyfifty画廊”每年出售募集来的各种艺术品,大约得款30万欧元。另外,乐善好施的杜塞尔多夫居民,每年捐给该协会的慈善款项约为50万欧元。协会的所有收入,都用于“援助无家可归者”项目。

马太神甫昼夜不停的为无家可归者奔走经营。他说:“无家可归者借助劳动服务,重新步入职业生涯,从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我们的工作人员那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接受和受欢迎的。我们试着帮助他们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现实生活。”

目前为止,天主教这个帮助贫困兄弟的修会,已在杜塞尔多夫为两百多名无家可归者建造了七幢住房。此外,他们利用捐款成立“住房中介所”,迄今已帮助大约1500名无家可归者获得容身之处。兄弟修会现在还计划为无家可归的慢性病患者及残疾者建造一所安养院,建筑费用约需500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