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视点:没被承认的市场经济地位
2016年12月1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对于中国人而言,公正的一天在经历了15年后终于到来了。在上周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是第15个年头,入世《议定书》的第15条生效了。根据该条款,截至2016年12月11日,此前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应被削减。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如今希望被评定为市场经济,也就是和西方各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然而对于北京的政客而言,周一早晨的梦醒时分可并没有想象中甜美,因为一点变化都没有,中国继续被征收关税,还是没有正式成为市场经济。也没有庆祝宴。而这些都发生在中国过去几个月一再向世贸组织强调该条款应生效的情况下。(西方)对此的回应始终犹豫而有所保留。布鲁塞尔模棱两可地说,正在寻找一个既能未来避免受中国倾销影响、又能满足协议承诺的解决方案、折中办法。美国则更直白地表示,不会遵守协议。问题就在于:除了中国外,没人想要真正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倾销是一个问题
对于中国国家管控的市场有所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直到今天,很多来自中国的商品依然绝对便宜,对于很多欧企而言,一旦没有了保护措施,它们将不得不关门大吉。比如,近年来饱受中国廉价钢铁影响的欧洲钢铁工业。由于有数百万吨过剩的钢铁,其出口的原钢价格最低。而另一方面,来自远东的廉价进口商品对于这里(欧洲)的经济也有促进作用。
在北京看来,自己已被敷衍了太久,没有被当作平等的贸易伙伴,而是被贴上廉价出口国的标签。因此中国领导层如今提出要求:承诺就是承诺。对于领导层而言,市场经济地位不仅关系着经济利益,也意味着不丢脸面。因此可以想象,如果一切毫无变化,中国可能会和整个世界展开贸易战。
中国商务部也确实发话了,表示不能再继续接受欧美对中国商品计算关税的方式。北京要在世贸组织法庭提起诉讼,如果需要,将对每起反倾销税进行调查。不过,现在还谈不上贸易战。毕竟,这件事上的一个问题是:相关诉讼程序将延续数年。因此,也还听不到西方的惊叫声。
欧盟寻找其他保护措施
在这个背景下,西方还有很多时间考虑其他的保护机制。欧委会自11月份起就开始讨论这样一个建议:让征收惩罚性关税和市场经济地位脱钩,在未来注意是否国家对价格形成进行了干预。尽管这个措施将适用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然而它是针对谁,非常明显。
那么,北京为什么不以更严厉的威胁回应呢?例如,提高本国的进口税?其中一个原因是白宫的权力更迭。北京可能先等待新年,看看对中美关系有哪些影响。如果相信特朗普选战时说的话,那么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45%的关税。或者完全相反,缔结新条约。考虑到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中国领导层不想仓促行事。
也就是说,事关重大的一天不是被取消了,而只是被推迟到了新的一年里。中国可不会这么轻易地在地位问题上让步。另一方面,争吵涉及到的只是中国向欧盟出口总额的0.03%,其实不值一提。这里更多关系到的不是钱,而是颜面。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Frank Sieren)20多年来在北京生活。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