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rwürfe gegen chinesische Angebote der Deutschen Welle haltlos
2008年12月3日德国之声广播委员会(德国之声的监督机构)主席瓦伦丁·施密特在回应对德国之声中文部新闻报道内容的指责时表示,这样的指责"毫无根据并且是不能接受的"。12月1日,施密特在柏林向媒体表示,德国之声广播委员会对德国之声中文广播和互联网新闻内容进行审查的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德国之声中文部的新闻报道是"一贯单方面地站在北京领导人的立场上"展开的。
11月28日,德国之声广播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得出一致结论,"德国之声中文部没有违反德国之声编辑原则以及德国之声相关法律规定"。
施密特认为,有关德国之声中文部报道内容的公开争论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并且包含了诸多的个人色彩,这一现象令他惊讶。然而,发难者并没有遵循"先交代事实,然后再做评价"的新闻准则。这类指责不仅毫无用处,而且本身潜藏了互联网时代迅速传播未经任何证实的猜测臆想的危险。施密特还说,报道的公信力是德国之声最重要的财富。"对德国之声台长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整体性怀疑的做法十分不妥。它损害德国之声在世界新闻界的良好声誉并降低其为德国带来的重要影响"。
施密特说,德国之声广播委员会没有将精力放在无端的猜测上,而是对提出的批评指责进行了具体而周全的调查与核实。施密特强调说,广播委员会"采取了认真仔细严肃负责的态度。"
今年11月17日,德国之声广播委员会下属专业委员会曾召开特别会议,就外界对德国之声中文部提出的各种指责进行细致核查。专业委员会主席汉斯-乌韦·埃里希森教授表示,委员会委托独立的专业翻译机构将中文部就"两会"、"西藏事件"、"奥运会火炬传递"、"5.12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五大新闻事件的中文报道翻译成德语,此外还翻译了德意志广播电台在一个报道中对德国之声中文部提出批评的几篇稿件,然后将相关原文和德语译稿进行比较。专业委员会最终得出结论,德意志广播电台"对文章断章取义",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误解"。
德国之声台长埃里克·贝特曼表示,德国之声地区语言部门的负责领导都是由"德语为母语,但同时至少掌握一门其所管理的受众地区使用的语言"的人来担任。另外,德国之声30个外语频道的负责人或是由德语为母语、同时流利掌握编辑部外语的德国人,或是由外语为母语、同时流利掌握德语的外国人担任。
"四目原则"(每篇文章必须由第二个同事校查之后才可刊载或播出)以及定期举行节目评价讨论会属于各语言编辑部的日常工作内容。贝特曼台长称,他信任各个语言编辑部的自律意识与责任感。批评性意见讨论属于企业文化,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下'封口令'"。法律规定的栏目任务、编辑方针和记者手册是德国之声传播"高质量新闻报道的稳固基石"。
德国之声会继续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同时它也会坚持2004年以来的特色培训项目-继续培养更多的外国新闻记者人才。
广播委员会简介
广播委员会是代表社会各界利益对公法媒体新闻报道与节目进行监督的机构。广播委员会监督公法媒体是否坚持遵循法律所规定的新闻报道原则和任务。
德国之声广播委员会由17人组成。目前的组成是:两人由联邦议院派出,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各一人;三人由联邦政府派出,包括联邦政府人权问题专员和联邦总理府代表;两人由联邦参议院派出;天主教、基督教和犹太人中央委员会各一名代表;其他各位为德国奥委会、工会、音乐委员会、德国工商会大会等机构的代表。现任委员会主席瓦伦丁·施密特(Valentin Schmidt)是德国基督教教会前任主席,副主席是联邦议院联盟党议员伯伦森(Wolfgang Boer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