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辜振甫逝世,两岸交手方式告一段落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1月6日

本周,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去世,以及南亚海啸灾难成为香港媒体评论的焦点。另外,两岸和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也是新年第一周香港媒体关心的问题。

https://p.dw.com/p/65Ku
东海气井开发引起中日矛盾图像来源: AP

针对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去世,香港《苹果日报?前天发表评论人为,辜振甫在两岸关系的舞台担任主角,唱功演技都非常出色,甚至比对手汪道涵还演得好。很可惜,无论他如何全情投入,又或演技有多精湛,甚至受到两岸观众击节赞赏,仍要按照导演给他的剧本去演出,无法主导两岸关系的发展。

《苹果日报》的评论写道:“辜振甫是时代的产物,但不是造时势的英雄,两岸交手的方式将随 辜振甫去逝而改变。……今天两岸的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愈来愈密切,与汪辜会谈前的情况有天壤之别,对此,辜振甫居功不少。事实上,更多是因为辜振甫的个人特质,令他赢得北京信任,间接令两岸关系没因李登辉访美而重回冰点。第一,辜的中国文化根基很好,诗词、书画、戏曲都有很深造诣,九八年在北京与江泽民会面时畅谈京剧,相谈甚欢,与北京领导人有共同语言;第二,陈水扁上台后否认有“九二共识”(即两岸各自表述一个中国的涵意),辜振甫以当事人身份据理力争,更让北京相信他是个可信赖的人。辜振甫在交手过程中,逐渐赢得北京的尊重和信任。 辜振甫的特殊背景,造就了他的多面性,但是,台湾还有这样一个既被北京接受、又被陈水扁信任的人物吗?因此,辜振甫的逝世,说明两岸交手的方式已告一段落,必须有所改变。”

海啸凸现人类的无助与脆弱

香港《星洲日报》则针对南亚特大海啸发表评论,题目是《海啸席卷出来的2004年结局》。评论说:“在原来的构想中,2004年人类社会最大的敌人是恐怖主义和布什的单边主义。……然而,恐怖主义也好,单边主义也罢,都没有在2004年造成世界的震荡。……过去几年,各国政府动用庞大的财力和人力来搜寻恐怖份子,管制人们的行动,但是却没有发觉大自然静悄悄的起了变化。人类锁定了想象中的敌人,却不知道真正的大伤害来自另一个方向。……每一个生命的丧失,都是一个悲剧,不管那是黑的、白的、黄的、棕的。大自然的力量底下,人类显得那么无助和脆弱;人类所知太少,能够做的也不多,但是为了生存发展,老是要和老天争一片天,一块地。今后人们想起那天早上的一阵摇晃,竟是惊天动地的巨变,大家也许得到一个刻骨铭心的经验,要学习顺天应人,谦卑的和老天相处;幸存的人们,也要更加珍惜生命,迎向不可知的2005。”

海军高层调动

在两岸局势方面,亲北京的香港《文汇报》昨天透露,中国海军高层调动针对台海。报道指出:“中国海军总部高层人事近期出现新变动,广州军区副政委兼南海舰队政委童世平目前已出任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主任,北海舰队政委邬华扬出任海军副政委。此间观察家认为,这两位晋入海军总部的中将,曾分别担任海军东海舰队副政委和福建基地政委,因此海军总部高级将领的此次调整不能排除对台海因素的考量。”

报道写道:“从战略地位看,海军东海舰队担负着台海作战的重要任务。而根据网络资料,两位海军将领都有在海军东海舰队担任重要职位的经历。……就军级而言,南海舰队、北海舰队政委和海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均属大军区副职,因此邬华扬、童世平的调整属于平级调动。而二人晋入海军总部,分管全局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中日关系出现倒退

如果对过去一年的中日关系作一个盘点,人们可以发现,中美和中欧关系取得进展的同时,中日关系却出现倒退趋势。本周香港《东方日报》本周透露消息说,东海气井中日争拗升级。报道说:“日本政府内部资料表明,中国根据在东海的天然气开发计划,悄悄开发十二个天然气井,……日政府于去年秋天发现此事,已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根据分析,在所谓“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当中,此事有可能令两国为东海权益的纷争火上加油。”

《东方日报》的报道写道:“观察家指出,日政府此次新发现已证明,除非日本在处理中日关系时坚守原则,否则无法维护国家利益。政府必须检讨现行对华外交政策──试图不触怒中国。……据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已将四个天然气井保密,其中一个越过日中中间线,另外三个已完全进入日本的经济专属区,四个天然气井距离钓鱼岛仅数十公里。”

(报摘: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