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與俄美關係
2006年9月4日問:「九一一」之後相關的問卷調查顯示,許多俄羅斯人希望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能夠對莫斯科解決車臣問題的手段更多一些理解。是這樣嗎?
舒爾茨教授:當人們談論到西方時,一方面是國家之間的區別,另一方面就是政客,媒體以及公民之間的區別。美國和英國對車臣問題基本上是持批評態度的,因為他們對北高加索地區事件的評判不能依照客觀現實的標準。而與俄羅斯接壤的一些西方國家——或者出於經濟合作的原因,或者因為文化交流更多——能更好的理解莫斯科方面在車臣地區的行動。
問:德國呢?
舒爾茨教授:德國屬於第二陣營,雖然對車臣問題意見分歧也比較大。媒體對於俄羅斯的報導是負面的,甚至可以說他們熱衷於報導這個國度的發生的可怕事件。有關車臣的正常生活和地區穩定的報導只是三言兩語,因為他們覺得而那些關於恐怖襲擊和侵害人權的報導更「賣座」。
然而德國人對於俄羅斯認識的並不只是負面的,對此感興趣並願意思考的德國人認為,車臣事件並不像一副黑白圖畫那麼簡單,而是非常複雜,很難去尋找到一個解決方案。
從政治層面上來看也分成兩個陣營。一個陣營深受俄羅斯恐懼症的困擾,害怕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藉口車臣問題來抨擊現任的政府,而另外的一個陣營則認為西方國家需要一個經濟上強大、政治上穩定的俄羅斯。
問:如今的聯邦政府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呢?
舒爾茨教授:在施羅德時期定位分明:俄羅斯是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合作夥伴,因此對俄羅斯內政方面的批評非常有節制,其成果便是換來經濟上的大型合作項目,比如說波羅的海的天然氣管線。
而梅克爾對這種雙管齊下的政策則持懷疑態度:一方面,她迫於本黨派和自民黨方面的壓力,要對俄羅斯的內政持批評態度,另一方面,自從她執政以來,也把改善德國經濟狀況方在首位,她也認為德國經濟的發展也並非和俄羅斯方面全無關係,總體來說:德國在車臣和人權問題上並非中立,但是表現出理解。
問:許多人權分子和對政府不滿的俄羅斯政客警告人們說,俄羅斯總統普丁利用「國際反恐」作為藉口來開脫其在車臣的行動,這種擔憂確實有道理嗎?
舒爾茨教授:這種憂慮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車臣這個話題在俄羅斯社會重要性已經消退。首要原因在於,普丁讓衝突「車臣化」,即表面上看,是車臣的地方政治家管理著這個共和國,所有的鬥爭都是內部不同派別之間的鬥爭。也就是說,莫斯科和以往一樣對車臣所發生的事件負有責任,但同時也與此劃清了界限。
而另一方面,現在是其它事件對俄羅斯的民主化進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中首先是議會選舉以及普丁繼任者的問題。
問:「九一一」之後最大的規模和最嚴重的恐怖襲擊發生在俄羅斯,這中間有關聯嗎?
舒爾茨教授:中間肯定有聯繫,但並非很清楚。基地組織的活躍賦予車臣衝突另外的一個思維方向。原先是反叛者追求車臣獨立,而現在是宗教和民族問題則充當了決定性的角色。可以這樣說,俄羅斯國內的衝突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恐怖主義已經國際化。然而,我想指出的是,國際化與其說是「九一一」立即造成的後果,不如說是之後產生的效果。很有可能,這種國際化不管有沒有「九一一」都會發生。
問:「九一一」之後俄羅斯加入了「反恐聯盟」,俄羅斯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從此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嗎?
舒爾茨教授:「九一一」之後俄羅斯加速成為了國際政治舞台上的精英。此前俄羅斯一直被是被邊緣化的角色,但是「九一一」之後西方國家認識到,一些國際衝突沒有俄羅斯就難以解決。
問:「九一一」之後曾經有一種看法,認為俄美兩國基於反恐的共同利益將會改善關係,並且兩個大國在蘇聯解體之後在前蘇聯地區不再作為競爭對手,事實如此嗎?
舒爾茨教授:「九一一」之後兩國關係立刻得到了改進。美國要在中亞駐扎空軍,俄羅斯方面接受了,因為美國承擔起了在該地區同伊斯蘭極端主義者、恐怖分子和毒品運輸做鬥爭的任務。但是美國並不滿足於僅僅以「武夫」的形象出現在該地區,而試圖對中亞地區,比如喬治亞和烏克蘭等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施加影響,克里姆林宮对此無法容忍,於是競爭又開始了。
而最終使得俄美關係惡化的是「霍朵科夫斯基事件」。石油大亨霍朵科夫斯基的被捕被美國認為是壓制民主、侵犯私人財產的象徵。華盛頓與莫斯科的團結很快就瓦解了。
我不認為這兩國關係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得到改善。兩國之間總有新的問題出現,比如說對伊朗問題的不同看法。但是美國也意識到,俄羅斯對解決這種衝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各種對話將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