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非洲—中國人眼中的未來大陸

2006年9月23日

中國加強在非洲的經濟活動引起了西方國家的重視。時代周報報導了中國向非洲各國大量投資、出口消費品和採購原料的情況後寫道:

https://p.dw.com/p/99j3
盧安達的道路建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人把非洲視為未來的大陸,北京的商務部把非洲稱作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地區之一。遼闊的土地、無可估量的巨大資源、八億消費者的潛在市場以及廉價勞動力後備大軍,這一切是中國快速邁向世界大國途中理想的擴張空間。與當年歐洲殖民主義強國的風格相比,中國人大不相同,他們不以強權和帝國主義優等民族的面貌出現,而把自己看作南南合作的夥伴。他們的口號是:同志們,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知道你們的憂愁和困難,與你們同心協力。胡錦濤訪問非洲時重新提出了毛時代的國際主義傳統。

誰統治非洲各國?他們做什麼?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些都無所謂。中國人原則上不干涉其夥伴的內政,也不對合作附加象西方施予國那樣的嚴格條件,這些條件往往被非洲人視為敲詐。中國談判代表的口中從來不會冒出遵守民主規則和重視人權等要求,這也因為這樣的價值觀在中國國內同樣一文不值。他們唯一的政治條件是不要承認小小的台灣。這些援助禮物當然也服務於中國人的固有利益,它實際上是中國人開發非洲寶藏的門票。」

經濟周刊觀察了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後認為,中國給非洲帶來了經濟轉折的機遇:

「這些活動的吸引人之處在於,中國人接管非洲不僅以歐美傳統強勢國家的利益為代價,而且也確實給非洲帶來了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前景。無論是前歐洲殖民主義宗主國、還是六十年代獨立浪潮之後的非洲人都沒有能給非洲大陸指出這樣的發展前景:以互利方式融入世界貿易,使自主的非洲跟上全球化富裕起來的步伐。過去六、七年,75萬中國人在非洲安家立業,人數還在與日俱增。他們進口汗衫、牛仔褲、維尼龍毛毯、銷售電視機、空調器和輕騎,以無可比擬的低廉價格第一次給予了非洲人一種富裕生活的模糊感受。

去年,中國對原料的飢渴、對非洲的投資、巨額貸款和建設工程、中國的廉價紡織品和摩托車不僅給非洲帶來了5%以上的經濟增長,而且也把通貨膨脹壓到25年來的最低水準。非洲歷史上,以經濟投資方式流入非洲的資金首次超過了開發援助的經費。很多人認為,這是非洲歷史的轉折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