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域污染面积激增
2013年3月2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海洋局周三公布的年度报道显示,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海水水质定为四类,第一类为最佳,而劣四类就是比第四类更差。被划为"劣四类"的海水已不再适合游泳、养殖渔业,也不再适合修建港口以及工业园区。
最大污染源在陆地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报告认为,内地没有对水源污染进行控制管理,是加剧海洋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之一。中国非政府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德国之声表示,"目前最大的污染源是陆地。陆源污染通过河流带入到海洋。这是最大的污染排放"。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报告写道,从对72条进行检测的河流情况看,去年,未加处理的污染源携带到海里的污染物已超过1700万吨,其中包括46000吨重金属以及93000吨油污。此外,海岸垃圾中大约80%是不能被自然溶解吸收的塑料垃圾。但该报道没有注明有关的参照数据,比如前一年流入海里的污染物是多少。
在海边建厂,排放方便
据《中国日报》的一篇报道,渤海湾沿岸一带,80%以上的地域已变成工厂和建筑区,只有不到5%的区域还留有自然景观。不论是长江三角州还是珠江三角洲,都是工业大楼和居民住宅楼鳞次栉比的景象。
马军对此解释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工业,尤其是重污染工业有向沿海地区发展的趋势。因为建在海边,排放比较方便,直接向海洋进行排放。这样不会直接造成对淡水的污染,也就不会受到社区的反对。"
一名在中国厦门地区工作的环保志愿者说,同海水污染相比,淡水饮用水的环节的确在不断的改善。她所在的团队从2005年开始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检测,那时,厦门一带饮用水的水源污染比较严重。为改变像厦门这样位于河流下流城市水质污染的状况,当地勒令关闭和迁移了一些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她总结说,根据她的团队进行检测情况的结果,厦门一带的饮用水的水质的确在逐年提高。但沿海海水污染问题完全是另一个话题。
除此之外,人们在海洋进行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包括航运以及尤其资源的开采,这些都会造成海水的污染。
不论是北方持续的雾霾天气,还是上海滩漂流的千万头死猪,都进一步促使中国公民对环保事业的觉醒。法新社的一个报道称,自1996年以来,中国公民为环保抗争而发起的群体事件每年以近30%的速度在递增。
作者:李鱼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