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俞可平:民主依然是个好东西!

文山2015年6月26日

“谈论民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必须得谈!”本周三(6月24日)晚间,著名政治学教授俞可平用这句话作为他在德国特里尔演讲的开场白。一同参与讨论的,还有德国汉学家、社会学家黑伯勒教授。

https://p.dw.com/p/1Fo4m
Professor Yu Keping in Duisburg Vortrag über Demokratie in China
俞可平(2011年)图像来源: DW/Shitao Li

(德国之声中文网) 俞可平是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2006年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也曾被外界誉为中共高层的"文胆"。此行前往特里尔,是受德国埃伯特基金会之邀,与德国汉学家黑伯勒教授(Thomas Heberer)进行题为"中国民主:机遇还是挑战"的讨论会。而讨论会的场所,也被埃伯特基金会特意安排在马克思故居。

俞可平面对现场大约数十名听众,首先做了简短的演讲,介绍了民主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趋势。他很明确地指出,如果只是以西方民主的"多党竞争、三权分立、领导直选"为标准,那中国当前可以说是没有民主。但是,俞可平同时也强调,近年来,在政府治理的细节上,民主在中国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包括村一级干部直选、宪法中写入人权以及法治条款等等。作为"体制内"学者,他在演讲中多次强调,中共不会"照搬纯粹西方式的民主",但是民主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即便在中国也不会被否认。

他在演讲中还透露,他给中共高层领导举办小范围讲座时,也曾经征询过他们对民主这种制度的看法。"这些高官中,即便强调'不可照搬西方民主',但也没有一个人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民主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已经成为了政治高层的共识。"

China Bildgalerie Peking Tiananmen Jahrestag 30 Mai 1989 Göttin der Demokratie
“中共不会照搬西方式民主”图像来源: AP

同时,俞可平还尖锐地指出,中国的民主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方面,这是由于缺乏历史经验与传统所致,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法治的欠缺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但是,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我时隔近十年,仍旧要说'民主依然是个好东西'!"

什么是社会主义?

而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有观众提问道,为什么她从媒体报道中感到中国的言论自由空间近年来正在缩小。对此问题,俞可平认为,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言论自由在中国并没有受到太大限制,尤其是在互联网论坛等处。而一旁的黑伯勒教授则补充说:"我们应该将大多数人民和少数异议人士区分开来;后者的公民权利确实受到愈发严厉的限制,但前者的言论自由等权利和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相比,也确实是有所扩大的。"此时,记者反问道:"难道异议人士就不再属于人民、其权利就可以被限制?"黑伯勒对此回答说:"这就是中国当前的现实,'普通民众'和'异议人士'的言论自由等权利确实被区别对待,我并不认为这是正确的。"

Friedrich-Ebert-Stiftung Veranstaltung Demokratie in China: Chance oder Herausforderung?
讨论会现场:右起:黑伯勒教授、埃伯特基金会的主持人Knut Dethlefsen、俞可平教授、现场译员图像来源: Friedrich-Ebert-Stiftung/Karl-Marx-Haus

另一名听众则问,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算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成分还剩多少?俞可平对此表示,中国的社会主义,当前最重要的现实目标应当是力争实现共同富裕,"但是现在的贫富差距过于巨大,社会保障水平和欧洲相比实在太低。"他说,在他的构想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应当拥有以下主要特征:较小的贫富差距、廉洁的政府、更多的民主。此时,俞可平停顿了一下,又补充说:"还有干净的空气,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不能随便乱来。"

"谨慎和小心"

在讨论会的最后,有听众要求俞可平和黑伯勒两位教授分别对中国的未来作一个展望。黑伯勒教授说,如果只是讨论"三权分立、多党制"等西方民主的典型特征,那这种民主在今后二三十年也不大可能在中国实现。俞可平则有些担忧地说,中国的经济转型充满了困难,今后不排除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但是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我对中国的民主态度也持乐观态度,但依然带有许多谨慎和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