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能源在招手,中国大举进军非洲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5月15日

今天的非洲大陆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足迹。不论是在苏丹的油田上,还是埃塞俄比亚高地上尘土飞扬的筑路工地上,来自中国的工程师、技术员、商人正在“征服” 这片土地。

https://p.dw.com/p/8TYp
中国以磅礴的气势推动非洲经济发展图像来源: Alexander Göbel

中国发现了非洲“新大陆”, 而其他国家却没有察觉。在欧美人眼中被饥饿和灾害笼罩的非洲大陆在中国人眼中却正好相反,中国人在那里看到的是巨大的能源资源。

当然,中国进军非洲的目标是为了保证飞速经济增长提供能源。最近,中国国家胡锦涛再度出访非洲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石油、铜、钴、白金――中国需要一切

4月,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出资27亿美元,收购了尼日利亚一个产油量相当丰富的油田45%股权。随后,胡锦涛访尼期间,双方签署了石油开发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得4块油区的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

作为回报,中国在尼日利亚投资40亿美元修复尼日利亚落后的基础设施,包括修建道路、电厂和铁路网。在尼日利亚南部计划建造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企业对此兴致勃勃。从那里,商品货物可以顺畅地运往西非和中非。据估计,这项投资的金额达到70亿美元。

中国大举进军非洲的野心已经昭然。此间,中国已经成为苏丹最大的石油购买国。安哥拉是继尼日利亚非洲第二大产油国,在那里,已经站稳脚跟的欧美国家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在刚果,中国大量收集铜、钴等原材料,在津巴布维收集白金。而南非的矿业集团提供的煤、白金、生铁根本就不能满足中国的需求。

中国和非洲的贸易金额正在以天文数字的速度增长。90年代,中非之间的贸易金额就增长了700%,从2002年至2003年贸易额翻倍,从90亿欧元增长到185亿。2004年,又增长了100%。中国已经赶超英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非洲第3大贸易伙伴。

Symbolbild Ölfässer Miniquiz Mai 2004
为了石油,政治免谈图像来源: APTN

中国为了进入非洲市场使用的战略手段欧洲在70年代曾经使用,这种手段在今天看来是政治错误的。中国对非洲国家贪污、腐败、独裁的政府不闻不问,推进非洲国家的民主被中国人理解为“该国内政,不干涉”。中国人在谈判时不惜以金钱开路达到目的。

中国特色的一箭双雕

比如安哥拉,由于发现新的油矿, 该国的经济增长率几乎达到20%。鉴于安哥拉政府惊人的腐败情况,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打算停止对其施放贷款, 但是中国政府毫不犹豫地向该国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安哥拉政府计划将这20多亿美元贷款用于修复被30年内战摧毁的基建设施。不过,中国提出的条件是,70%的基建项目由中方企业来承担,一部分的贷款以输送石油来偿还。

这笔交易的好处在于,中国将基建项目一手包揽,从资金到基建以及当地人员的培训,整套服务的费用和欧洲企业的报价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中国进军非洲并非只是为了获得能源,同时也觊觎非洲的市场。中国商品价廉,适合非洲的消费水准,于是大量涌进非洲市场。而非洲本地的的商品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中国进军对非洲的利弊

非洲面对中国的大举”进攻“悲喜交加。一方面,中国以磅礴的气势迅速占领非洲市场,参与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去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2%,史无前例。这是由于中国对能源需求在非洲形成的经济推动力。中国还免除了一些非洲国家的债务,共达100亿美元。还派遣医疗队到非洲大陆,每年接收来自非洲的上千学生和工人学习培训。

但是,非洲国家也抱怨中国大批使用中国劳工。而且,中国对非洲一些国家的腐败独裁束手旁观,这对推动非洲可持续性发展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

同时,中国人在非洲大兴土木,建造街道、桥梁、医院和学校,价格低廉,品质优良。而建造的速度之快是一些又欧盟资助的项目无法比拟的。哪里有道路,哪里就有贸易,这促进了非洲经济的独立,西方世界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