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英伊冲突:那种言行不一和手足无措

Peter Philipp2007年3月29日

德国之声资深评论员彼得.菲利浦就英伊冲突发表评论。他指出:目前在英国和伊朗之间发生的事情,昭显了不仅是伦敦,而且是整个西方陷入其中的困境:在核争端里,重型武器推了上去,说要禁运,结果很快证明没多大用处。在被捕或被绑架的15名英国水兵事件上,英国首相先也威胁要采取严重措施,但具体起来,却只是“冻结”与德黑兰的关系:停止与伊朗间的正式访问和生意。仿佛这就是解决方案。

https://p.dw.com/p/AAJw

“战舰外交”属于过去,这肯定是好事。只有政治家们的声明还在回顾着那种外交,而他们的行动却是另一回事。否则,巴士拉(Shatt-el-Arab)事件早就升级为公开冲突了。伦敦把此事件称为伊朗的“海盗行径”,德黑兰则说这是合法保卫它的领水。双方都对进一步的升级不感兴趣,更别说军事性的尖锐化了。

因此,以静静的外交来解决这件事肯定要更好。但这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即使说托尼.布莱尔马上就要退出政治舞台,但他仍然必须向他的民众显示他的坚定性。伊朗领导人同样如此。不管这个事件是有计划的还是无计划的,它对德黑兰的政界当然是来得正好:伦敦刚参与要求采取进一步的禁运措施,现在人们却可以“向英国人示威”了。人们不能摆脱英国人过去留下的阴影:无耻地剥夺伊朗石油资源,对伊朗人民几乎是种族主义式的高傲。

要抹平波涛,展示卫星导航资料也是没用的。不想相信的人最终还是不相信。德黑兰的人就不想相信。不过,由于相关地区的边境线几十年来一直有争议,导航资料显示的线条却也能给德黑兰人带来一种信息享受,当然他们是谨慎地享受着。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在这么一个背景下,伦敦即使倾尽心血,仍然几乎什么也做不了。假如,来一次“不那么较真”,说“可能是一次令人惋惜的失误”,而不是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立场,也许更有实质意义。“让步者聪明”这个缄言也许不适合于战争状态中对立的民族,但在当前这个事件上,它也许从一开始就能够起到降压作用。假如德黑兰此后仍然保持强硬,这件事情就真的不好收拾了。伦敦自己踏入一场赢不了的较力之中,这场较力将在15名士兵的背脊上展开。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