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难民事务专员:“我们能做到--不让更多难民来!”

2016年10月24日

“加快避难程序法”实施一年之后,德国新教联邦协会负责难民事务的专员路德维希认为它并没有加快难民问题的解决,而是加快了难民的遣返和孤立。

https://p.dw.com/p/2RcSI
Deutschland Asylbewerber in Gießen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B. Roessler

德国之声:一年前德国政府推出"加快避难程序法"并得以通过。根据不同来源国,批准避难程序最快可压缩成一周。这一法律是否带来成效?

路德维希(Sebastian Ludwig):默克尔总理2015年9月曾说"我们能做到"。不久前她又说在遣返难民问题上需要"全民努力",我在想,她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认为,"我们能做到"的意思是接收所有难民。如果我们现在来看一看结果,那么结论便是,她的话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层意思,而是:我们能做到不让难民继续涌进,拒绝的难民尽快遣返。

"加快避难程序法"并不是真的加速批准避难的过程,该法里的用意是试图加速遣返程序。联邦移民和难民局的工作人员从3000人增加至10000万。这对所有机构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挑战。那里的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繁重。该局负责人说今年要处理100万件申请,这一背景下,人们也只能考虑量、而不是质了。

如此海量的避难申请,再谈"仔细审核"不是如同戏言了吗?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来,审批避难程序是,相关难民已在第一个接纳他的难民所。但来的难民太多了,难民局积压了太多申请得不到处理,难民见状后不再登记,离开难民所。它的后果是,难民局不清楚到哪里找到他们并敦促他们提交申请。有时规定的期限已经过了,相关难民才收到要求申请避难的邮件。在整个避难程序中,问讯环节很重要,难民必须陈述逃亡的理由以及为何需要保护。如果这一问讯程序是在时间压力下进行的,许多人便不会讲述真情,而只是说他们害怕死亡或者被杀,接下来就没有新内容了。而这样的话就会出现漏洞百出的情况,而如果这一情况出现往往会被拒绝避难。一个正常的避难程序是,如果难民因陈述中出现矛盾被拒绝避难,他还应该有解释这一矛盾的机会。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后者全然不可能了。

Diakonie Deutschland - Sebastian Ludwig, Flüchtlings- und Asylpolitik
路德维希是德国新教联邦协会负责难民事务的专员图像来源: Bundesverband der Diakonie Deutschland/Foto: Hermann Bredehorst

在如此的时间压力下,给难民提供合理的咨询还可能吗?

有专门的登记场所,难民在那里提交申请,不久后问讯也在那里进行,问讯后数小时内便发出"批准"或"拒绝"的通知。处在这一时间段里再想给难民咨询或者解释"什么是避难程序"、"问讯不等于警方审讯"、难民必须仔细说明为什么在德国寻求庇护等等,已很难进行了。像这样的难民登记场所是为一些简单案例所设的,比如那些可以直接拒绝或者同意避难的案子,来自安全国的那些难民属于这类,如波黑、阿尔巴尼亚、科索沃等。但除此之外,还有复杂案子。

只按国籍处理难民事务部是太有问题了吗?

这样做的目的是从速处理避难申请。在"一年内处理100万件申请"的压力下,难民局宁愿优先处理那些花时不多的案子,结果便是,那些真的需要保护的人需等待更长时间才能被批准避难身份,有时甚至要等候两年才能收到避难批准通知。

以国籍划分人群是个大问题,无论它是否跟避难批准有关。有留在德国的前景,便有可能融入劳动市场以及免费上国家提供的融入课程,比如,叙利亚人的身份确定后,即便还在避难审核程序中,他便可以去上融入课程,但同样阿富汗人则不能。这样划分的结果是,在首个难民接收所里,来自所谓安全国家的难民要等到批准结果出来、直到被遣返一直住在那里。他们被孤立在那里,而孤立之后再想融入他们,难上加难,代价也更高。

 

采访记者:Sabrina Pabst.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